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前,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本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精神,立即采取行动,大幅提升减排目标。
2015年,《巴黎协定》强调气候融资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力度中的作用。此后,发达国家做出了关于气候资金流动的各种主张。但围绕气候融资的一些神话需要打破。文章具体列出了六个需要打破的神话。
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低,对气候变量依赖性强,极易受到气候灾难的影响。由于地理位置和恶劣的社会经济条件,印度阿萨姆邦为考虑气候变化的经济负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报告包含2017年的最新排放数据,涵盖了有关脱碳、气候政策、金融和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方面的80项指标。此外,报告还提供了G20国家的气候行动评级,确定了G20国家的领先者与落后者。
亚洲的清洁能源需求庞大且紧迫,填补它们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同时不会破坏自然环境,也不会损害其气候承诺。在为亚洲开启清洁增长时代方面,多边开发银行可发挥重要作用。
中东和北非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稀缺的地区,限制对水资源的获取将导致该地区更加不稳定。本报告重点关注了不稳定的潜在的水资源短缺,并探讨了未能实施有效政策会如何加剧冲突风险。
对脱碳技术学习的早期投资从长远看可以降低脱碳成本,也为各个国家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和部门提供了经济机会。学习不仅是研发的结果,也是增加部署可以带来的“边做边学”效应的结果。
减缓全球变暖是欧洲社会未来繁荣面临的最关键挑战。本文作者认为,2020年后的多年金融框架应该激励成员国将其财政重点与国际和欧洲的气候承诺保持一致。从凝聚力到共同农业政策等多种融资工具都可以发挥作用。
2018年20国(G20)峰会将于11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虽然人们可能会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政策的动态,但G20峰会也是有关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重要论坛。本文提供了推进气候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五种途径。
气候变化将对农作物、牲畜、渔业、作物害虫,以及粮食生产体系和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应对潜在的粮食危机的海内外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本文认为,政府间粮食援助组织是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危机的关键。
虽然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感十分强烈,但各国政府似乎无法在适当的时候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一系列行动。尽管事实证明,城市能够影响全球气候政策议程,但仅靠地方行动还不足以达到高要求的国际目标。
印度首都德里及其周边地区(或国家首都地区 NCR)的空气质量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很差。本文探讨了国家首都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以及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污染缓解措施。
本文认为,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关于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和关于气候行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3),带来的优化发展协同效应是成功实现《巴黎协定》和《2030年议程》必要而有力的解决方案。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和执行《巴黎协定》需要大量投资。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型金融技术(fintech)提供了解锁绿色金融技术的潜力。
本文探讨了加速非国家行动和提高其在欧盟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建议实施轻触框架以刺激自下而上的气候行动。该框架应在现有努力的基础上,回应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所经历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洪水和环境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及将该系统纳入中国政策制定和项目规划的挑战。洪水和环境风险管理是一种认识到管理洪水风险与管理环境和生态系统风险之间的联系的新概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0月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显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比《巴黎协定》所预计的速度要快得多。
人与污染物之间的接触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不管人们是否呼吸,周围的空气质量和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是气候变化的关键点。应对短期气候污染物是解决空气污染和抑制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对大量生产化石燃料的国家而言,任何价格的提升可能都被认为是对其福祉的直接政治威胁。碳定价在任何情况下都面临严峻的政治障碍。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的承诺是达成协议的基石,成功促成全球在2015年自愿通过《巴黎协定》。这一资金承诺在《巴黎协定》的整体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
显示 2174 条中的 1781 到 180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