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全球社会的国际合作政策和案例,提出应对东北亚空气污染恶化的政策建议。如果韩国、中国和日本能够共同找到方法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并发展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这三个国家将能够帮助应对东北亚面临的环境挑战。
2012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行政指导文件《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水资源挑战。该文件俗称“三条红线”,要求对水资源实行更严格的管理。本文的数据分析清晰的表明,中国已开始看到水资源更严格管理的积极影响。
2018年是推动气候行动的关键之年。将《巴黎协定》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过程已成为中心内容,这标志着全球领导力在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气候谈判代表近日将在德国波恩会面,此次会议重点是制定一份规则手册以实施这项历史性的协定,并评估为推动世界步入实现目标的轨道所需的强化行动。
本文发现,为使委员会发挥在《巴黎协定》中的关键作用,公平处理三个核心问题是重中之重。这些问题是独立的缔约方如何被委员会提及,委员会能够采取的措施以及向委员会提供合适的总体操作指导以确定其酌情决定权的界线。
波兰的华沙和格丁尼亚等城市将电动汽车共享视为最终目标。地方政府对这一倡议的支持将成为波兰各城市在国际论坛上推广其“低排放交通领域的领导者,并专注于创新解决方案”的机会。
根据目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和“巴黎协定”,适应主要被视为国家层面的问题。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适应行动本身——将在全球范围内感受到,因此必须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加以解决。如果不能迎接适应的挑战,就会产生风险,任何国家都不能完全孤立自己。
2017年,马拉维启动了国家森林景观恢复策略,其关键目标就是通过实施农业技术,改善粮食安全。这种做法通过农民管理大自然再生计划和农林业等气候智能型农业活动提高退化且低产的田地的森林覆盖率。作者表示,重点关注有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地区,可以增加作物供应,改善营养状况并缓解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长期依赖。
从有机废物中生产可再生天然气并将其用作车用燃料是一项新兴策略。美国许多企业、州和城市都力求利用源自废物的甲烷,降低车辆的碳排放量。本文研究了可再生天然气作为美国的一种气候变化策略的潜力。
美国每年产出数百万吨食物残渣、不可食用脂肪、油脂、污物和粪肥。其中一些有机废物用于能源消耗或肥料,但大多数是用于填埋、焚化或以其它方式分解。这些垃圾不必浪费。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新研究发现,把某种有机废物转换为可再生天然气能够为卡车或其它重型车辆提供燃料,避免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卢旺达一位农民的故事显示,通过种植灌木和树木来恢复土地切实可行,且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有了正确的支持,数百万卢旺达小农可以复制相关活动,进而使整个国家实现到2030年恢复200万公顷土地的目标。
作为全球灾害风险的热点地区之一,东南亚必须通过适应气候变化来建立对气候的抵抗力。本文检审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合作案例,以便评估区域合作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了成员国实施和扩大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工作之一是打扫壁炉。这正是森林所做的工作,即吸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白马王子是全球气候行动,舞会是《巴黎协定》。就像灰姑娘在舞会上丢下玻璃鞋一样,森林行动一直受困于资金短缺。童话中的继姐妹是同样渴望得到关注的其它行业。
为确保欧盟气候政策符合《巴黎协定》目标,并考虑到技术和政治框架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欧盟需要制定新的长期气候策略,以取代其2011年发布的“2050能源路线图”。
作者强调了盖洛普组织和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些重要调查趋势,这些趋势让人们了解美国人如何看待热门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作者表示,近年来,绿色发展在技术和政策上惊人的创新是必由之路。由于英联邦国家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它们成为推动未来新方式发展的天然创新者和试验田。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领袖,在全球环境工作和绿色金融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如今,中国有机会在保护森林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消耗国,可以通过拓展两项已经实施的计划,将行动与宪法目标协调一致。
过去20年里,全球的空气污染设备市场已经增加到150亿美元,在2016到2021年期间,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8%。虽然存在固有需求,但印度公司还是未能在市场上推出测量和缓解气候变化的设备。
美国的肉类消费已从牛肉转向鸡肉。不过,美国的牛肉消费依然较高,不利于遏制全球变暖。因此,美国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转向更加可持续的饮食结构,即增加植物性饮食的比重。
本文着眼于需要做些什么来使水部门的干预措施适合长期处于危机或冲突中的中东和北非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
运输将成为实现欧盟脱碳目标的主要障碍。迄今为止,各国和欧盟的政策未能促进道路运输脱碳。然而,这一趋势可以通过采用新的欧盟后2020战略来扭转。
显示 2183 条中的 1901 到 19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