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项大规模计划来重建美国年久失修的道路和桥梁,是许多联邦议员2019年议程的首要任务。特朗普总统2018年未能推进这样一个法案。本文概述了决策者必须采取的基本保护措施,以确保通过联邦基础设施支出创造的所有就业机会都能提供支持家庭的工资和福利、晋升机会,以及在职工人的发言权。
基础设施是澳大利亚外交的新兴组成部分。近年来,印度-太平洋地区启动了许多基础设施和连接(I&C)计划,旨在弥补困扰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差距”。其中的竞争,特别是美国和中国的这类计划的之间的竞争,使澳大利亚外交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作者在文中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提出。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法国才开始认真对待这一倡议并着手考虑如何做出回应。法国当局尚未签署关于“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但他们正在逐个项目地寻求合作。
中国应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为让各方满意的一项区域性事业。强有力的政治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成功的基石,但这种合作并非招之即来。作者认为,在充分发掘“一带一路”潜力的道路上,存在着三大阻碍:政治不和谐、贸易不确定性和技术颠覆。
印度与伊朗于2015年签署了开发恰巴哈尔港的协议,这是印度、伊朗和阿富汗之间的一份三边合同,对印度、伊朗和阿富汗有利,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
要了解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现状,应看政府行动,而非其言辞。近期的行动表明,联盟政府希望加深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印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Chaitanya Giri发表题为《瓜达尔2.0:巴基斯坦邀请沙特加入开发合作》的文章称,阿拉伯海北部的地缘政治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而巴基斯坦在该地区寻找石油的努力是这种变化的核心。虽然还未发现石油,但巴基斯坦一直热衷于勘探和开发,以降低其对北京的债务。
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题为《中国“一带一路”鉴评》的报告称,科卡科多-辛克莱水电站反映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问题。报告列举了各国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考虑的7大问题,例如解决环境方面的关注,保障当地社区的参与等。
无论是在“港口挑战”方面,还是在中亚更普遍的基础设施竞争方面,中国政府似乎都比印度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尽管这种竞争可能会持续下去,但北京和新德里走向合作并非不可想象。
“一带一路”项目成功融资有哪些关键环节?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从毕马威《“一带一路”案例集》中精选一则案例,供读者参考。
本报告建议让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到应对巴西基础设施市场的主要挑战中来。目标是加强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信任,以便他们共同动员更多的国内和国际融资,以满足巴西的长期基础设施需求,并提高长期投资者对巴西基础设施市场的参与度。
事实上,巴基斯坦对瓜达尔和马克兰海岸发展有自己的计划。现在中国已建立了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巴基斯坦正寻求瓜达尔2.0,将该港发展成一个石化中心。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对瓜达尔项目的单独主导已然终结,必须得接纳新的合作伙伴。
要启动有弹性的投资,政策制定者必须帮助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地方领导人需要更清楚地说明弹性基础设施的好处,以便实现社区(和投资者)的参与。需要一套更加灵活的融资工具来支付升级费用,并为试验新的解决方案留出空间。
到2025年,仅维持现有基础设施的质量,美国基础设施支出缺口就将近1.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国会有一个巨大的授权拨款机会,让交通、能源、水利和国防基础设施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同时支持向更清洁能源形式过渡。
意大利率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支持,它也是七国集团中首个这样做的国家。罗马此举受到了意大利的经济困境以及该国与欧洲央行间的持续利益冲突的驱动。本文认为,意大利对“一带一路”的支持或将对欧盟在中国投资方面的政治和商业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主导的倡议,旨在促进区域连通性。走廊将巴基斯坦的经济脆弱形象转变为了一个新兴的贸易中心。走廊旗下的基础设施发展和能源项目将提高巴基斯坦的社会经济指标,从而对民众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丹麦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Yang Jiang发表题为《中日不仅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的文章称,全球金融危机过后,随着世界寻求新的经济引擎,中国和日本通过扩大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明确给出了答案。中国和日本在贸易、金融和发展问题的全球背景下有着竞争性伙伴关系的历史。
对于太平洋岛屿国家而言,区域连通性和一体化仍然是快速城市化的挑战,提供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是确保该地区生计、经济和气候适应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必需的。
本文考察了东盟基础设施市场的特点、东盟国家的发展计划及旨在改善东盟连通性的工作。通过将中日韩三国进入东盟基础设施市场的支持战略进行比较,本文还为韩国提供了启示。
单纯建设高速公路以连接大城市会切割整个乡村社区,造成负面影响,应当从多个层面上建设经济走廊。亚行、哈萨克斯坦政府及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合作在阿拉木图与比什凯克建设新型经济走廊,目标是促进两国的人员及货物流动,以及建立一个互相兼容的监管体系,以便整合两国市场。
显示 661 条中的 461 到 4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