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和挪威正计划建造北极铁路,而铁路将穿越土著萨米人的家园。两国政府承认有责任与萨米人协商,但萨米人认为目前的协商努力不够,并谴责该项目。这一争端暴露了国家同土著人民协商义务的模糊性。
由于印度加大承诺,孟加拉湾多部门技术和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一次复兴。BIMSTEC是印度“东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BIMSTEC的支持下,德国和欧盟(EU)可以加深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提高他们在孟加拉湾的知名度。
传统上,地理隔离是印度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印度政府正试图通过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IMTTH)、加叻丹多式运输项目(KMTTP)等连通性举措克服这一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与全球化中心专家Xu Shengwei发表题为《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和汉班托塔港的回顾》的文章,以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一带一路”项目为例,回顾了“一带一路”项目的启动、建设和实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产生了问题,也取得了成功。
2016年,马尔代夫政府从亚行获得了969万美元赠款,用于建造一个新的客货港,作为库卢杜富希岛现有多用途港口的扩充。为了保证港口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亚行提供了5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以支持马尔代夫政府。
澳大利亚宣布将为太平洋岛国提供20亿澳元的资金,并表示愿意在援助方面同中国合作。作者担心,澳大利亚政府缺乏相关经验会导致援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底下,或许向相关国际机构寻求帮助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基础设施加速(NIA)项目使用在其各个国家工作流程中开发和测试的模型,设计了标准化的治理结构——NIA实施路线图,旨在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蓝图,为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公私合作引入可持续模式。
印度积极参与建设恰巴哈尔港以扩大影响力,但缺乏资金使得它难以利用该港发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过去印度政府的犹豫不决已经导致它失去了在中亚扩张的机会。虽然俄罗斯愿意与印度在中亚地区合作,但两者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
完善的资金供给是构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条件。现阶段资金约束问题客观存在,要克服这些困难,就要在巩固传统融资来源的基础上打造新模式。而以PPP模式为代表的创新投融资形式,对于增强现阶段的投资建设活力,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有重要意义。PPP模式的优点在于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优势互补,是开放与合作思维的具体体现,这对深化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基建、产能、金融等方面合作会产生有益影响。
运输部门是所有经济体增长的重要引擎。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正在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以改善交通和互联互通,以安全、可持续的方式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促进能源、运输和水务部门私人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计划和融资及投资政策正在增加。对于解答如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最大化人权和环境利益,同时避免或减轻风险的问题,本文为决策者们提供了相应建议。
10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2018年全球基础设施论坛表明,缩小基础设施缺口需要细致入微、创新和合作。该论坛还为此揭示了几十种解决方案。围绕非洲经验的一种新视角有助于证明这些观点。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后,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项目遭到审查。本文基于人口密度与各国铁路公司利润率的关系,分析了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的盈利能力。
欧盟和印度在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方面的做法大体一致。欧盟和印度都强调在基础设施项目上保持最高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有着同样的关切,并在各自的邻国实施着雄心勃勃的跨区域交通项目。互联互通领域的全面合作可能将成为欧盟和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在提高经济的整体生产力和促进可改善生活质量的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公私伙伴关系(PPP)是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一种关键模式。本文分析并比较了韩国、菲律宾和印尼的公私伙伴关系制度。
据亚洲开发银行2017年评估,亚太地区45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15年共计需要26万亿美元投资,方能在2030年前保持增长势头。不过,这一评估注重的是桥梁、港口等硬体基础设施,而对健康和教育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应对资金缺口所需的政策和创新鲜有关注。本文认为亚洲基建资金缺口的成因是亚洲的金融、财政和其他制度存在制约。
安哥拉正在努力加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和监督。政府部门进行了重组,并建立了新的机构。公共投资计划(PIP)和综合公共投资管理系统(SIPIP)的责任已转移到财政部。从理论上讲,这应该可以更容易地将基础设施支出预测纳入国家预算编制,并开发更现实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组合。
通过欧洲铁路运输,人们可以获取拥堵和污染等交通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理论上,铁路运输也是远距离货物运输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国家和欧洲层面有充分理由对铁路运输予以政策支持,以便改善欧洲的铁路网络。
新加坡对于在其家门口抓住基础设施增长机会具有浓厚的兴趣。不过,如果新加坡希望为地区增加价值并塑造其长期成功,该国必须寻求提供更加可持续的融资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本文考察了影响亚洲主要国家的银行向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的因素,其中重点研究了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开发的项目。通过研究银行贷款对PPP项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将私人融资扩展到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方面。
显示 658 条中的 481 到 5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