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ITS)利用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来管理和发布信息,从而改善交通状况。将ITS同多种交通模式相连并促进出行管理需求对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城市化至关重要。
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了名为《建筑业未来的情景和影响》的白皮书。本报告探讨了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关键利益相关方和更广泛社会的战略影响。概述的转型需求应该有助于该行业蓬勃发展。
有路才能有发展--这可能是纳伦德拉·莫迪总理5月19日视察拉达克提出的口号。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Po斯托丹在《莫迪拟用列城两项目应对"一带一路"》一文中写道,莫迪计划在这个北部边境地区启动两大连通工程,包括穿越海拔11578英尺的佐吉拉山口、连通克什米尔谷和拉达克的佐吉拉隧道以及连通拉达克与印度其他地区的铁路线。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的公司化归根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尽管存在与可靠性、恢复力和问责制有关的众所周知的风险,对效率要求的承诺促使政府外包关键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最近一个影响很大的例证性案例是瑞典2017年的数据外泄丑闻。这个案例清楚地表明了在CII的公私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责缺口。
社会资本如何填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多种创新融资模式已经出现,包括绿色债券、本币金融、优化混合融资,以及信用提升,这些都是亚行近年来一直非常活跃的领域。
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需要有应对计划,莫迪也要为探索拉达克的战略价值(作为直接进入塔里木盆地和西藏高原的门户)奠定基础。连通拉达克地区可为印度同中国、欧亚大陆、欧洲和其它地区建立实际连接提供更大的战略视角和历史机遇。
在一个像美国这样富有的国家,每个人都获得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不幸的是,事实远非如此。虽然收入最高的人可以花更多的钱在基础设施上,且仍有剩余的收入可以存起来,但收入最低的人有时在消费完全相同的服务后无钱可存。对于太多人而言,基础设施的价格对接触经济机会构成资金障碍。
基础设施普及的质量差别很大。这些“可及性差距”存在于美国各类基础设施中,呈现出鲜明的不公平现象。人们有理由期待基础设施服务继续发展,为管理家园提供新方法。从理论上说,创新型服务可创造无限的经济效益。但只要最新最好服务的普及方面存在障碍,就会影响效益的取得。
中泰经贸合作发展越来越迅速。日前,中国和泰国在曼谷签署“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泰方首批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方将资助泰方开展包括跨境经济特区联合发展、贸易和物流边境设施升级改造、澜湄商务论坛以及次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在内的4个项目。
多边发展银行可以发挥协调作用,将基础设施投资的供需联系起来。可以通过其信誉和金融实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资源,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本文关注了基础设施债务金融的三种技术:工程债券、基础设施贷款债券化和企业联合组织安排。
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和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是中国获得的印度洋重要进入点网络的关键部分,有助于避开马六甲海峡。本简报是欧盟安全问题研究所发布的“沿途”系列的第一个报告,将探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安全影响。
目前,数量与质量之间的较量是亚洲基础设施竞赛的核心。忽视质量可能付出极高的代价。“优质”基础设施的支持者面临着两大挑战。首先,他们需要扩大对目标的支持。其次,需要让原则具有可操作性。鼓励更多后续行动的一种理想方式是制定衡量与监测质量的标准。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渐加深,先进的水处理和环境卫生越发重要。如今,人们正处于水利基础设施的转折点。人们可以选择固守原路,利用已存在数十年的可靠设计进行改造和修理。或者,人们也可以重新思考将如何投资水利工程来保证安全充足且实惠耐用的水和卫生服务。
印度为帮助发展伊朗恰巴哈尔港而做出的努力反映出它有志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善区域互联互通。由于伊朗向巴基斯坦开放且中国参与开发恰巴哈尔港,印伊关系仍然受到限制。美-伊关系的不确定性和阿富汗的不稳定性使该项目的预期收益进一步复杂化。
鉴于土阿巴印天然气管道项目的顺利完成面临着重重挑战,每个微小的进展都是一个里程碑。不过,其中的许多挑战(资金短缺、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仍可能危及项目的完成。
尽管澳大利亚对该地区的兴趣限于双边关系,但堪培拉可利用“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这样的项目来设想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南亚政策。
本手册解释了道路施工点的良好做法,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道路管理部门提供了简洁明了的指南,从而为道路使用者及工作人员改善这些施工路段的道路安全。
研究表明,高达28%的交通事故是由道路环境造成的。道路安全审计的主旨即是要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尽量使可能发生在新道路项目中事故的严重程度最小化。
近年来,美国建筑业雇主一直抱怨称,难以找到能工巧匠,并请求国会通过改革移民制度来解决该问题。本文数据与雇主的切身印象一致。自2000年以来,2017年是美国建筑业劳动力市场最为吃紧的一年。移民改革将有助于雇主找到技术工人,并增加建筑业产量。
1月30日,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表示,是时候重建美国破败的基础设施了,并号召国会制定法案,至少为新基础设施投资1.5万亿美元。这只提供了计划梗概。此次演讲没有涉及多个值得考虑的重要细节,尤其是如何为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上万亿美元。
显示 658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