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继续快速实现数字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短期和长期影响,越来越需要新型创新和弹性基础设施。“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B3W)为重申透明、良好治理和高质量基础设施原则提供了独特机会。
荷兰从未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倡议(BRI)。尽管如此,“一带一路”倡议与荷兰息息相关,尤其是对荷兰鹿特丹港及其保持与欧洲贸易的主要物流枢纽作用的雄心。
新首都项目能否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该项目无疑可以为中国在道路、水坝、电力、清洁水、公共交通、住房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带来新的机遇。
中老铁路开通或将成为一个“分水岭”事件。转向铁路运输并非易事,但现在是东盟采取大胆和变革性行动的时候了。
《东盟印太展望》(AOIP)于2019年6月发布。在宣布为基础设施发展提供财政支持之后,它得到该地区以外国家的大量支持。日本同意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在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东盟开展合作。然而,东盟还未就在《东盟印太展望》下如何和以何种形式合作达成共识。
美国经济福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美国基础设施即时和大规模投资。因此,在国内和国际上促进外国直接投资必须在美国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弹性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
据彭博社分析,今年的计划投资至少达到14.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3万亿美元)。这是美国国会去年批准的基础设施一揽子计划新增支出的两倍多,美国计划五年内共投入约1.1万亿美元。
本文探讨城市维度上对现有建筑能源性能进行基准评估的方法。本文集中收集印度柯钦(Kochi )市50个办公空间相关数据,以了解和比较其能源性能。本文还包括定性分析,以实现能源改造主要障碍。
印度和欧盟最近对印太地区的承诺以及在该地区长期根深蒂固的经济利益,在确保区域供应链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欧盟的新产业战略在这方面将如何发挥作用,它如何与该地区现有的参与者及其企业(包括供应链弹性倡议)同步运行?
巴基斯坦位于中亚和中东丰富资源,以及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利润丰厚市场十字路口。因此,有潜力发挥重要联系作用,在促进国内经济前景同时,实现更广泛区域相互依存。
从“全球门户”倡议的语境来看,印欧战略伙伴关系对确保欧洲和印度实现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这一共同愿景具有很大潜力。本文评估了欧盟和印度之间的趋同领域如何能促进与东盟的有效接触,又能巩固欧盟与印度关系本身。
亚太地区内陆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体现在运输连通性方面的差异,但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与沿海邻国相比,亚太地区内陆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阐述内陆发展中国家港口腹地互联互通面临的突出挑战,并提出建议。
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技术、经济和环境变化。从中国这样的工业经济体到基里巴斯等太平洋国家均是如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亚太地区的区域变化趋势,并评估它们将如何影响出行需求。
2021年12月1日,欧盟正式发布“全球门户”战略,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连通性。该战略可能会改善欧盟的形象,并令成员国实体更多地参与实施欧盟项目。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协调欧盟机构之间的战略并促使私营部门合作。
中国将可持续性和使用清洁能源的目标作为要务,正在激励武汉等城市押注于更具革命性的科学技术趋势,以推动交通现代化。
2021年9月,欧盟发布详尽的的印太战略,标志着欧盟共同防务和安全政策转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国情咨文中庆祝新战略的推出,称这对于想成为全球参与者的欧洲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并宣布启动名为“全球门户”的欧盟互联互通倡议。
最近,全球贸易和经济活动的重心已转移到印太地区。因此,在该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全球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所以,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已被提上日程。本文概述印太地区实现数字和实体互联互通的复杂性和前景。
2021年12月1日正式启动的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标志着众多国际行为体继续努力限制中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外交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本工作文件分析了欧盟互联互通议程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中的作用,并在欧盟对外关系的背景下定位了“全球门户”战略。
2021年12月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全球门户战略,该战略旨在2021年至2027年间在全球范围内筹集3000亿欧元投资,旨在促进智慧的、可持续的、可信任的全球互联互通,并加强世界各地卫生、教育和研究系统。全球门户战略的实施需要“欧洲团队”齐心协力,特别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等其他全球战略背景下。
研究人员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去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有35个城市共新增了62条(段)运营线路,这些项目使中国内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达到逾9192公里,同比增长约15%,约占世界城市轨交线路总长的四分之一。
显示 658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