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过去60年来失败的钢铁保护措施所表明的那样,新的铜关税短期内不太可能显著促进铜生产回流美国,但必将对未来几年造成巨大冲击。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出中国在面临挑战时表现出的强大经济韧性。
中国不只在出口更多商品,更是在输出一种由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国家引导的产业优化所驱动的新型生产模式。
美国对哈萨克斯坦产品征收单方面关税,无意中加速了哈萨克斯坦向中国靠拢的进程。
文章探讨了欧洲消费者对2025年美国关税上调的反应及其背后的原因。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轨迹对全球增长和稳定有着深远影响。
过去五年,阿塞拜疆已着手对其铁路基础设施和物流生态系统进行快速改造,旨在成为欧亚大陆的关键交通枢纽。
“马泰计划”下,意大利可以通过投资硬基础设施和传授专业知识和最佳实践来支持非洲国家实现其能源获取和气候目标,促进外交接触。
特朗普的交易策略、不可预测性,以及其关税政策,破坏了支撑美印双边关系的信任基础。
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于7月6日至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正逐渐成为转折点,有可能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以及巩固多极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和实际意义。
全球化消亡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全球化进程确实在放缓和发生变化,但仍是渐进且令人鼓舞的。
本文探讨了美国药品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情况。
“大而美”法案将对美国能源行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特朗普应当结束这场贸易争端,接受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局面和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一角色。
中国的富裕阶层曾经追捧西方奢侈品包袋和珠宝,将之视为某种身份象征。如今,他们正转向国产品牌,这对卡地亚和圣罗兰等国际大牌构成了挑战。
在柬埔寨,未来会有更多电动汽车行驶在更多的乡村道路上,沿途还有太阳能充电站提供支持,这确实令人兴奋。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高技能的机械师、充电站技术人员、车辆装配工程师以及其他相关辅助岗位人员。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一直依赖美国的领导来塑造世界贸易体系的规则。而如今,这项任务落到了其他国家身上。
中以全面合作的关键在于两国在各个领域具有深度互补性。通过在科技、工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中以两国已建立起紧密的创新链。
今年以来,有关中国科技和商业发展的新闻铺天盖地,这些消息的论调各不相同,但贯穿其中的是一种日益凸显的“酷元素”。
美国将目光放在海底资源是因为其深刻认识到中国主宰陆地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事实,而深海采矿为其提供了替代方案。
显示 12888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