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未来四年外交政策重点时,拜登政府应特别关注西半球。在民主、经济发展、移民政策、贸易等问题上,拜登政府可以直接发出一些关键信号。
过去20年,美印关系稳步改善。当前,新德里的政策圈已经开始强调拜登以往的亲印政策。拜登长期以来的外交政策记录被视为完全正面,许多人希望他能成为一位“外交政策”总统。拜登阵营传递出的初步信号不仅在印度,在印太地区所有伙伴那里都受到欢迎。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巨额贷款,中国放贷如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可大大解除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此外,要使“一带一路”倡议更具包容性,就要吸引更多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份公共产品,在这个平台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参与进来,也都可从中受益。
在庆祝签署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由15国构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数日后,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此举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冷战结束后,美国、中国、欧盟和印度等少数大国得以在整个非洲大陆施加影响。这些外部势力很少直接相互竞争,而是在界定明确的、独立的领域施加影响。美国在援助和安全援助方面拥有软实力优势,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贸易方面具有优势。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资源匮乏的环境将加速这些大国之间的竞争。
着中国崛起,大西洋两岸世界正面临着自二战以来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作者提出了欧洲和北美的六个战略合作领域,以指导对中国的共同外交政策目标。从有组织地应对中国的经济活动,到在健康和气候问题上与中国进行必要的合作,本文作者概述了当前挑战的范围,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应对方法:创建一个“跨大西洋协调理事会”。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食品行业度过了一段轻松时期:政府对监管不健康食品没有兴趣,取消了儿童营养计划,并放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拜登政府可能会在与食品工业有关的公共健康问题上更加积极,包括食品工业在气候变化和肥胖问题上的作用。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技术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和先进半导体等尖端领域。随着竞争加剧,两国间的贸易和技术脱钩也开始加速。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推动脱钩,而在于从长远来看脱钩对美国有多大好处,以及美国如何有效管理脱钩进程。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评估脱钩对双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
韩国有可能在推进美国在印太地区建立基于规则的秩序这一更广泛愿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韩国采取面向全球的政策,美国应该利用这些努力,让韩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更具体的伙伴角色。就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围绕关键的新兴技术共同制定规范,将有助于美韩联盟应对21世纪的挑战。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正处于健康、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阵痛之中。全球增长放缓使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的经济前景严重恶化。在这种不太有利的情况下,所有发展伙伴必须在现实主义和发展雄心之间取得平衡,以寻找办法,使地方政府间合作在未来十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
疫情和相关危机使可持续发展目标变得更加重要。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摆脱危机的长期努力提供了指引。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需要一种新的视角,人们应该优先考虑什么?本文提出了四个伟大的转变:为了正义,为了环境,为了技术和为了下一代。这些转变代表了一系列迅速发展的全球变化,人们仍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美国的欧洲盟友和合作伙伴期待拜登政府加强多边接触、提升可预测性、增加对民主和自由价值观的承诺,并加强跨大西洋关系。简而言之,美国有望重新成为一个稳定局势的大国,而不是像过去四年里经常发生的那样,对全球机构造成破坏。
在柏林,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即便奉行传统主义的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大西洋两岸关系也不会回到过去。不过,拜登入主白宫后,德国的跨大西洋主义者将面对一位志同道合之人。而且,虽然世界的战略中心正向亚洲转移,但拜登有望成为自乔治·W·布什以来最亲欧的美国总统。拜登出任美国总统为德国乃至欧洲提供一次机会。
目前,社区和它们当地的政府在国家规划和融资决策过程中被边缘化,导致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些投资不协调、未发挥作用。随着各国越来越多地应对气候和新冠肺炎危机造成的影响,有限的国际和国内财政资源必须得到更公平、更有效的利用,应让社区参与决策,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及相应的经济应对措施从根本上放大并改变了发展挑战的性质。全球发展合作也应作出相应调整。本文分析的重点是在经济和疫情稳定之后的“智能重建”阶段。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战争的进行方式。最近,人工智能的数据推断预测能力取得进步。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机器可以取代人类决策者。人工智能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复杂程度,还取决于组织在特定任务中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
建筑业是一个与其他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紧密相连的行业。对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进行脱碳将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本文概述了减少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
2020年11月在将来可能会被视为21世纪真正开始的时间。在这个月里,人们看到了在分歧与冲突中,一个重要的国家集团是如何最终达成协定,以影响国际贸易的未来规则。而且,中国是主导这一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角色。
12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里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0)》。蓝皮书显示,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稳步改善,其中,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安徽、湖北、重庆、山东和河南10个省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在全国走在前列。
在应对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刺激支出中,约有六分之一支出被分配到“绿色”措施上。然而,各国在支付绿色刺激资金的速度上存在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宣布的支出并没有全部兑现。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可以应用于疫情后经济复苏。
显示 4926 条中的 3881 到 390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