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十年的相对稳定之后,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电价过去几年一直在上涨。考虑到德国能源价格持续高企,是否对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补贴目前被广泛讨论。
煤炭在中国的地位正在被取代。与此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增长。今年短短6个月,中国新增的太阳能发电量就超过了德国迄今的装机容量。
中国目前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经占到全球一半。这一增长为中国海上风电企业带来了优势,使它们能够比国外竞争对手更快地积累经验和建立规模经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候任主席最近宣布一项雄心勃勃计划,到2030年将全球氢气产量翻一番,达到每年1.8亿吨。将缺氢的欧洲与中东和北非地区潜在绿色氢发电站连接起来,是这一国际脱碳目标关键部分。
期待已久的区域清洁氢中心(H2Hubs)第一轮获胜者于2023年10月13日公布。H2Hubs是美国能源部一项80亿美元计划一部分,旨在促进国内清洁氢价值链发展。
石油公司历来是“拉丁美洲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的佼佼者,现在却面临减少对原油的依赖和转向清洁能源的挑战,以扩大其领先地位。在高通胀和大宗商品成本日益上涨的影响下,这些公司正竭尽全力保持领先地位。
本研究调查了德国、葡萄牙和波兰可再生氢部署的潜力和影响。
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最弱势群体的利益,联合国环境署推出“全球绿色新政”,以改善子孙后代的福祉和健康。清洁能源和电子汽车将取代以石油为基础的企业和汽车。可再生能源原材料的收集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同样重要。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现有管道互连和自然资源丰富,北非成为欧洲确保增加能源产量的关键合作伙伴。
凭借资金支持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商机,中国的供应商不断降低成本,使可再生能源发展在经济上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同时也跻身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商和风力涡轮机部件的领先制造商行列。
技术对于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但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整个社区改变行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新技术的注入通常会导致个人和社区出现不可预见的行为转变。这种改变会对新采用技术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去年以来,欧洲的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加剧了通胀危机。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下半年希腊的家庭电价比2021年下半年平均高出24%。
谋求“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强调重视环境呼吁脱碳,也在加大核电出口。
相关项目背后的欧洲财团周三宣布,一种100%由氢气驱动的燃气轮机在世界上首次成功通过测试,为水泥厂等能源密集型场所的脱碳铺平了道路。
中国具备向氢经济转型的良好条件。该国目前正在生产世界上最多、最便宜的电解槽,每千瓦功率造价约为200美元,比欧洲企业的产品便宜80%。欧洲人只有借助政府补贴才能摆脱这种防御地位,并提供与中国一样好的性价比。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研究,全球能源转型人才的缺口可能会削弱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出的必要努力。
本文分析了欧盟加强能源和气候治理体系的五大优先事项。
除了新公路、铁路和港口,“一带一路”倡议还重塑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能源格局。如果这些中国投资转向绿色能源,它们可能会加速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通过“欧洲绿色协议”,欧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并掀起了一波实现这些目标的立法浪潮。但实施将面临政治挑战,特别是因为“绿色协议”没有升级欧盟的能源和气候治理框架。
本文确定了加勒比地区能源转型主要催化剂,并简要概述当前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能力情况,详细介绍了该地区能源转型障碍。
显示 1814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