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的进展时,中国和印度将成为特别重要的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已跻身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能源进口国行列。在能源领域,中印两国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能源强度较高,且都对可再生能源十分关注。鉴于中印两国表现出的明显共性,探索能源领域的中印伙伴关系值得关注。
面对前所未有的需求冲击,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近期达成的减产协议带来的乐观情绪正在消退。越来越明显的是,石油需求下降太快,供应协议难以跟上步伐。如果供大于求的状态持续,更多石油将被储存起来。库存将会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到今夏,全球原油和成品油存储能力将面临巨大压力。
低碳转型指的是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资源转型,是一项重要的气候变化缓解措施。在印度尼西亚等煤炭生产国中,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国内煤炭经常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检查一定时间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所占份额的变化,本文对廉价的国内煤炭进行了研究。
石油再次成为全球头条新闻——美国油价跌破零成为负价。石油的供大于求,自然会导致价格下跌。但是,对于石油生产商而言,关停石油生产并不简单,他们必须在某个地方储存生产的石油,直到找到买家为止。问题在于几乎没有剩余的存储空间,生产商实际上是在向买家付款以将其从手中拿走,因此人们在美国目睹了负油价。
新冠病毒引发的流动性限制和经济活动崩溃正在对环境产生积极的短期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减少。但是,这种大流行对当地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的积极影响可能是暂时的,排放量随后有望反弹。人们可以通过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新冠病毒,但限制全球变暖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大规模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在许多国家暴发,影响了全球上亿人的生活,且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可再生能源部门无法“免疫”病毒,太阳能光伏(PV)系统尤为脆弱。此次疫情暴露了亚太地区太阳能价值链中的弱点。尽管如此,人们有许多方法能够加强这条价值链,确保该地区的低碳能源转型进程不被中断,世界对太阳能的长期潜力仍保持乐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将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事件。本文中学者就未来社会和经济世界可能出现的根本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欧佩克的行动可能对市场产生某种影响时,该组织可能会在未来达成另一项供应安排。
4月12日,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以俄罗斯为首的盟国表示,从5月至6月,它们会将石油产量限制在约1000万桶/日,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减产。这一协议可能会在2020年晚些时候产生更大的影响。随着需求开始回升,受协议设定的石油产量限制制约,油价将回升。但是,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
在当前的危机中,政策应该推动化石燃料价格回升至或高于价格战和2020年初新冠病毒暴发之前的水平。只要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管制和检疫措施依然存在,汽油消费将保持低迷。因此,欧盟各国必须采取行动,在欧洲经济逐渐恢复正常之前,提高道路、海上和空中运输燃料价格的化石燃料税。
作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以五种方式影响天然气市场:天然气需求前景变得不明朗;将会有国家不得不减产;项目运营和建设将面临挑战;投资将会放缓;进行结构改革的压力会日益增大。
随着美国石油生产商面临越来越大的放慢生产速度的压力,现在来观察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是否已经实现了其目标,以及美国的页岩是否最先动摇,已为时不早。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造成严重经济影响。正如以往的经济危机时期,能源行业可以提供经济机遇,可以成为刺激计划的目标。围绕如何制定以能源为导向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讨论已经开始。在本文中,多位专家就能源行业刺激措施的价值、刺激哪些行业、从以往工作中吸取的教训,以及今后开展工作的可能途径与时机发表看法。
本文分析了新冠病毒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缘政治以及气候治理的影响,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虽然抗击新冠病毒无疑是各国政府和公民的优先事项,但短期的危机不应分散能源和气候政策的中期和长期挑战。
相对于新冠病毒疫情,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所受关注较少。3月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了30%,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 俄罗斯卢布紧随其后,卢布的下跌凸显了俄罗斯对资源开采的持续依赖。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在多年高速增长后徘徊不前。如果疫情对天然气市场造成更持久影响,那么,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尤其是对于为中国提供约17%天然气的中亚地区而言。
在经济危机时降低能源价格,对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但为了惩罚竞争对手在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加大供应,只会令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已然危险的经济形势恶化。
本文阐述了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局面将如何影响它们未来与核贸易接受国的关系,并探讨了俄罗斯和中国为何要促进核贸易,以及哪些因素可能改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报告还就美国如何在核能领域保持商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在俄罗斯与石油输出国组织近期的谈判陷入僵局后,油价暴跌。俄罗斯确信自己可以迫使欧佩克成员国单方面减产,但俄罗斯很可能会比竞争对手的情况更糟。这场战争将有利于那些进口石油的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欧洲。
尽管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经济停滞限制了其回旋余地,但俄罗斯的北极政策仍然雄心勃勃。莫斯科将北极视为其主要的战略要塞之一,是维护其大国地位的关键地区,也是未来几十年的主要能源来源。因此,俄罗斯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北极战略,以促进权力和发展政策的连贯性,并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
当石油价格像今天这样暴跌时,人们急于了解低油价将如何影响碳氢化合物生产商。分析师通常关注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价格,这是个有用的单点指标,但它也可能掩盖经济体所处的更广泛背景。本文中的图表显示了选定的几个石油生产国的总体政府收支状况,突出了几个动态变化。
显示 958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澳洲海产企业着眼进博会
扮靓场馆迎进博
上海:灯光璀璨迎进博
中国减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