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不断演变的角色,研究了中国向绿色能源未来转型过程中的政策、动机和进展。
美国缺乏一份全面长期的能源战略,以使能源安全与美国政治周期之外更广泛的国家利益保持一致。
中国已经批准《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潜力推动新兴能源技术发展。
中国正通过大量投资、技术进步、创新和前瞻性政策塑造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绿色能源正为中国沙漠注入生机。
欧洲专利局和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和美国在智能电网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电网技术专利申请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规划了一条更清晰的道路,中方愿在非洲实施30个清洁能源项目,重申了对非洲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承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强调从大型项目转向“小而美”的举措,旨在促进创新的融资方式。
电网储能即将迎来一个大时代。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电网规模存储是目前所有能源技术中发展最快的。2025年,全球将新增约80吉瓦的,是2021年的8倍。
本文探讨了政策如何加强场内清洁能源和清洁电力采购在工业中的广泛采用,重点关注两个关键领域:升级工业储能和扩大绿色电力消费。
保障矿物安全是华盛顿两党最一致的目标之一。然而,在过去七年中,美国意识到,在关键矿物方面对中国的依赖对国家和能源安全以及经济竞争力和繁荣构成风险。
国际能源署近日表示,能源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由中国引领的“电力时代”。
能源与水的关系正在给能源和气候规划带来新的不确定性,需要制定一个更综合的分析框架,以便做出战略投资决定。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研究员撰文评估了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增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电动汽车价格,并与实际电池价格作比较。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清洁能源市场,其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出口将在未来十年增加约两倍。
氢正在成为一种可扩展且灵活的清洁能源系统。
为实现去碳化和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中国正朝着到2030年成为世界最大核电生产国的方向迈进。而“华龙一号”是这一进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它是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反应堆。
自6月以来,美国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超过了中国,严重削弱了美国作为能源转型领导者的地位。
新数据显示,中国对非洲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停滞后,2023年出现反弹。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宣布时代转折将至:石油与煤炭时代将在本十年结束前落幕,“清洁电力时代”即将开启。这一趋势的逆转主要归功于一个国家:中国。
核聚变将为不断扩大的全球经济提供可靠、无碳的电力。这会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
显示 179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