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邻国不同,肯尼亚正在朝着100%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普遍电气化迈进。但有需要改善的领域,特别是在电网弹性、能源获取以及缓解供应波动和价格波动方面。欧盟已做好准备帮助肯尼亚推进这一进程。本政策简报列举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欧盟与肯尼亚关系发展的机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背景是供应不安全。考虑到波斯湾地区国家占印度石油进口60%以上,该地区石油供应中断是一个影响很大的事件,与此相关的可能性也很高,供应来源多样化是合理的应对措施。印度是全球为数不多几个大型增长石油市场之一。地缘政治制裁可能会给印度石油进口篮子带来短期影响,但不会改变长期经济趋势。
可再生氢是欧盟低碳经济转型中的绝佳机遇。然而,大规模采用氢能源面临着重大挑战,不论是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无法单独解决。欧盟各国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引领世界清洁氢创新,实现欧盟气候目标和能源安全目标,助力欧盟经济繁荣和一体化。
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要从消耗化石燃料转向绿色能源。能源转型会给世界带来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变化,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尚不明朗,但各国应适应新的能源经济体系,形成新型大国关系。
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作者认为,随着“氢能热”的进一步升温,该类能源有望成为“绿色丝绸之路”的发展重心,亦有可能强化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全球领导力。
低碳氢有助于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媒介,可再生能源氢是未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现碳中和与零碳目标的背景下,碳捕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离不开可再生能源氢和碳捕集技术的发展。
在国家规划尚未发布前,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开始投资氢能项目,地方政府也将氢能确立为经济优先事项。作者认为,国企投资的项目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尚待考证,地方规划是否符合中央政府对未来氢产业的期待也无从得知。 但中国低碳氢发展的方向、步伐与规模不仅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更将影响世界氢能产业发展。
沙特和阿联酋近期拒绝使用它们大量的闲置原油产能来弥补广泛预期的原油供应减少,同时把这一决定与给拜登政府施压以便在其他问题上得到让步的行动联系起来。 这与心照不宣却为人熟知的“石油换安全”交易有显著不同。长期以来,这种观点一直支撑着美国与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就美国利益来看,这种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了。
各国匆忙追求绿色转型存在风险,要关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碳排放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当今各国在发表重大的公开政策声明之前,必须要更好地理解围绕这些倡议的复杂性。
世界正逐渐摆脱对肮脏燃料的依赖,转向更清洁的能源。这意味着对钴、铜和镍等金属的巨大需求,这些金属对支撑从电动汽车到可再生能源的各种技术至关重要。这次能源转型将给那些被称为“绿色商品超级大国”的国家带来意外之财。
本文研究了涉及中东石油产业多元化的中长期计划、产业政策及有关商业合作案例,并就韩国与中东合作以及中东的商业机会提出了建议。
2月2日,欧盟委员会原则上批准了一项补充气候授权法案,提出在严格条件下,将特定的核能和天然气活动纳入欧盟分类法(EU Taxonomy)涵盖的可持续经济活动清单中。尽管将核电纳入分类旨在加速欧洲脱碳并统一欧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但它加深了成员国之间因能源政策方法而产生的分歧。
随着中国努力实现气候目标,同时减少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中国今年计划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创新高。
为使能源供应来源多样化,欧盟不得限制其与阿拉伯国家的天然气和石油合作。然而,它可以与南部邻国一起制定欧盟投资可再生能源的路线图,使欧洲能够逐步以绿色能源进口取代化石燃料进口。在阿拉伯邻国投资可再生能源是欧盟能源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稳定和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帮助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扩大俄罗斯天然气的可靠能源供应也符合中国宏大的减排目标。
能源一直是欧盟与土耳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考虑到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俄乌冲突再次凸显了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强调了欧土之间能源合作的重要性。
能源转型如何能确保妇女有更多机会,从而实现公正、可持续和包容的转型?政府和私营部门可以支持哪些切入点,让更多女性参与相关行业?
尽管油价飙升,且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多次敦促“欧佩克+”进一步增产,但“欧佩克+”决定今年5月维持原定适度增产计划。目前唯一能够大幅提高石油产量的国家是沙特和阿联酋,两国绝对不会让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对美国拜登政府没有提供足够安全保障的不满。
作者认为,欧盟成员国不应停止扩大碳排放交易计划以限制能源价格。相反,他们应该增加对贫困家庭的收入支持和对绿色投资的激励。需要更高的碳价来加强减排的激励措施——例如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俄乌冲突发生后,欧洲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但俄罗斯天然气一直不间断地流向欧洲,包括经乌克兰过境。就目前而言,俄罗斯-欧洲的天然气贸易似乎一直处于风暴中心。但它能否不受本世纪这一最大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如果俄罗斯停止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会怎样?未来俄欧经济关系是否有正常化的前景,或者损害无法修复?
显示 1819 条中的 621 到 6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