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仍是中国基础电力的主要来源,但中国正继续绘制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实现可持续的能源自主的路线图。
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直接成本,随之而来的供应链中断,能源、原材料和商品价格“空前”上涨,以及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无疑导致欧洲的疫后复苏明显延迟。然而,欧盟成员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种经济冲击的影响,具体取决于它们的贸易风险和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南非希望成为绿色氢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到2050年夺取4%全球市场份额。南非的氢战略反映几个优先事项:实现经济脱碳,创造经济增长,追求摆脱煤炭公正过渡,以及充分开发关键矿产资源方法。
尽管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或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进口,但欧盟却有所退缩,计划在2030年前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既困难又昂贵。而与天然气相比,石油和煤炭市场是更具全球性和流动性的市场,并且较少依赖欧洲天然气进口管道等刚性基础设施。
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逐步取消也标志着影响各方的能源政治发生重大转变。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欧洲市场意味着巨大的收入损失和未来对中国的依赖加深。虽然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将付出高昂代价,但从长远来看可以改善欧洲的供应安全。
欧盟90%的天然气消费量来自进口,2021年俄罗斯占据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5%。欧洲国家正在重新考虑他们的能源状况,特别是他们对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强烈依赖。
为遏制空气污染,中国于2017年启动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从使用原煤转向清洁供暖,扩大区域供暖覆盖范围。然而,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推进燃气供暖,进而导致天然气供应短缺。鉴于此,中国需探索易于推广的替代解决方案,以满足地方和国家的清洁供暖目标。本文介绍了山西长子县的案例。
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能源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因此,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议题。欧洲国家为确保能源供应而进行的斗争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这一目标。
人类想要以太阳和其他恒星产生能量的方式——即核聚变的过程——在地球上发电。不,这不是一个只在一群科学家头脑中萌芽的疯狂想法,也不单纯是从著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中汲取的灵感。相反,它们已经是拥有强大投资的可信项目。
本文讨论电力批发市场规则和政策演变,这些规则和政策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实现有效和快速清洁能源转型造成障碍。本文回顾目前在这些市场中与电力传输、市场规则和利益相关方相关障碍,同时分析这些障碍如何影响地方政府清洁能源和脱碳目标,以及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障碍的作用。
本文探讨城市维度上对现有建筑能源性能进行基准评估的方法。本文集中收集印度柯钦(Kochi )市50个办公空间相关数据,以了解和比较其能源性能。本文还包括定性分析,以实现能源改造主要障碍。
尽管东南亚没有任何核电站,但随着该地区努力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形势即将发生变化。东南亚一直在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尽管如此,核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该地区替代化石燃料的选择。现在的问题是,东南亚何时会拥抱核能?
2022年3月23日,中国政府发布国家首个长期氢计划,涵盖2021-2035年。该计划提出一个分阶段发展国内氢工业、掌握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方法,同时指出中国碳峰值和中立承诺是主要驱动力。
从2023年起,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将要求进口商申报电力、铁、钢、铝、水泥和化肥涉及的碳排放。这最终将转变为碳进口税,旨在解决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中的碳泄漏问题。这一转变计划于2026年开始,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全球制造的风力涡轮机部件有一半是中国生产的。十大制造商中有6家来自中国。欧洲从中国进口的风力涡轮机价值从2019年的2.11亿欧元增至去年的4.11亿欧元。与此同时,欧洲的竞争力正在减弱。
尽管电网塑造和定义了政治和经济空间,但电力的地缘政治意义仍然被低估。随着全球向绿色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扩张,电网的重要性和发展动能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正在通过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电力互联互通。
气候行动紧迫性给能源转型中的油气行业未来蒙上一层阴影。政策制定者和投资界都对油气生产商施加越来越大压力,要求他们调整业务以适应净零环境。
没有良方可言。可再生能源或新的传统能源供应将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达到所需规模。然而,高价格确实会导致用其他燃料替代并鼓励节能——不仅在欧洲,在其他市场也是如此。“降价”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它将维持天然气需求,并迫使欧洲更加依赖外国能源。
近期冲突解决了一个争议:通货膨胀不再是暂时的。有理由预期通胀压力将持续。显而易见的是能源价格。
将约9亿非洲人从生物质燃料过渡到更负担得起和更环保的选择,有助于防止数百万非洲人死亡,促进社会稳定,并释放大量劳动力市场生产力。
显示 1819 条中的 641 到 6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