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能源项目及相关融资规模至少在短期内有望下降,但可能会出现其他机会。一些中国清洁能源转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例如长距离输电线路或水面上漂浮的太阳能电池板,也可能适合非洲环境。因此,中国在非洲能源领域投资和融资的减少可能会开启一种新的多重活动合作模式,中非走向更加多维的合作模式。
界上没有哪个地区比中东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大。该地区约占全球石油产量30%,石油收入推动该地区政府收入。随着全球消费模式改变和气候变化,中东将发生深刻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一直是德国能源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其他能源和工业政策目标(如核淘汰),德国的能源转型正朝着完全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方向发展。本报告首次描述了德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覆盖的情景。
超越“北溪-2”项目》一文中表示,美国和德国就“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协议。这项协议是合理的,尽管不太可能令美国国会、乌克兰或欧洲其他国家满意。妥协的重点是解决乌克兰能源系统的真正弱点。该协议有机会关闭跨大西洋历史上的不幸篇章,或许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美国和德国最近终于达成协议,将允许“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完成建设,从而使德国和俄罗斯终于在这个能源问题上实现了他们长期想要取得的胜利。尽管该协议允许一条美国长期反对的管道完成建设,但也实现了拜登的一个基本目标,他希望利用与欧洲国家的紧密关系来争取它们支持美国对抗中俄的努力。
新冠肺炎危机损害了沙特和阿联酋的经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这两个经济体分别萎缩了4.1%和5.9%。然而最近,两国分歧升级,阿联酋拒绝欧佩克+减产协议延长至2022年底的提议,坚持通过增加石油出口来增加收入。这让沙特震惊。
随着许多阿拉伯海湾国家努力摆脱对碳氢化合物出口的经济依赖,沙特阿拉伯王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地区领导者。本文探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为进一步实现脱碳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对各自面临的挑战提出看法。
恰蒂斯加尔邦是印度的一个邦,大部分医疗中心都通过太阳能供电。然而,为了在全印度范围内成功复制恰蒂斯加尔邦的政策,其他邦必须在卫生部门、能源部门和分销公司之间进行正式合作,以确定需要太阳能发电的卫生中心。
能源转型不仅对中东有影响。能源安全是中国最近在该地区投资的主要动力。如果中国政府认定其能源安全来自非洲的矿山,而非中东的油井,应该预计中国注意力和资金将转移。事态将如何发展已经超越中东各国政府的能力。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推动力将来自该地区以外。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全球和国内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积极和坚定合作伙伴。印度现在是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努力的先驱者之一。
6月14日,联合国发布《2021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电力供应水平最低的国家往往是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些国家获得的能源资金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本政策简报分析了当前阻碍西巴尔干地区实现能源多样化和绿色化的因素,并讨论了最近启动的欧盟西巴尔干绿色议程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改革依赖于原材料贸易的经济需要导致OPEC+成员之间竞争加剧。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阿联酋和沙特不会倾向于作出与石油开采有关的激进决定。尽管目前争端很可能会以妥协告终,不会出现价格战,但欧佩克内部类似的摩擦将会重演,导致油价波动加剧。
脱离化石燃料的长期转变对各国的国家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挑战。鉴于这些公司在全球油气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国家石油公司的发展对未来能源供应、气候结果以及产油国经济和财政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在化石燃料补贴上花费超过5000亿美元。如果各国要实现《巴黎协定》脱碳目标,就需要迫切解决这些补贴问题。为此,各国需要准确衡量向化石燃料提供的各种支持,并据此制定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需要确定并解决生产和消费补贴问题。美国现在有独特机会来领导这一全球努力。
本文旨在了解疫情现状和限制流动政策措施的影响,了解疫情期间人员流动趋势,以了解全球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整体移动趋势。本文还将燃料需求与遏制疫情传播的政策措施造成的流动性限制联系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和经济体造成多重影响。分析疫情对能源部门的影响与分析经济部门同样重要,因为疫情对能源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在主要能源需求领域中,疫情期间亚太地区只有住宅和建筑行业能源消费出现增长,这主要是强制封锁和在家工作战略导致的。在工业、运输和商业部门,能源需求平均分别下降约10%、8%和7%。
《欧洲绿色协议》的签署,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欧洲经济停滞,都促使欧洲成员国团结一致,进一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于2020年6月对这一全球趋势作出敏感回应,启动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为中心的具体项目,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世界启动的新“氢游戏”。
本书探讨了亚太地区的清洁能源投资需求和融资缺口,并讨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它审查了清洁能源的现有融资方案和方法,并列举了如何应用这些方案的国家案例。
7月1日的欧佩克(OPEC)会议以僵局告终。尽管所有主要石油生产国原则上同意从8月到2021年底每月集体增产40万桶原油,但它们未能就协议的持续时间达成一致,进而导致协议搁浅。这种僵局反映出石油市场上的最新分歧——即如何分配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利益。
显示 1818 条中的 821 到 8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