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为巴基斯坦2019年替代性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路线图,为实现国家目标提供技术和政策措施,以促进巴基斯坦清洁能源转型。本文提供具体的政策建议,以促使巴基斯坦转向清洁能源道路,主要以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和经济可行的方式利用巴基斯坦巨大的未开发可再生能源潜力。
氢是脱碳和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关键能源载体,处于全球能源格局的最前沿。自1970年代,氢一直被视为“未来燃料”。现在,绿色氢正享有越来越大的政治和商业动力。氢有着广泛用途,可应用于运输、发电、能源储存、出口等领域。鉴于此,绿色氢或将成为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一环。
中巴经济走廊的电力项目主要以塔尔地区的煤为基础。尽管这些项目对地方、区域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但公众仍然强烈关注煤矿开采对该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景观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与石油需求达峰前景相关的重大地缘政治问题及影响,其中包括石油市场份额可能在主要生产国之间重新分配;国家失败或主要产油国内部政局动荡的可能性;需求达峰对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过去10年,中国煤炭发电投资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如今,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煤炭发电投资都在放缓。近年来,对于中国支持的煤电项目,被取消的拟议产能远远超过正在建设的产能。对受援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融资方来说,新增煤炭增长放缓是一个机会,可以全面转向零碳技术,以实现能源安全目标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尽管核能是法国工业的主要部门之一,但其发展前景仍不明朗。日本福岛核事故动摇了公众对核能的支持——仅有略超过50%的法国人希望继续使用核能。欧洲能源市场的“去垄断化”使法国核能的未来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也影响到潜在外国买家对法国技术的购买决定。
随着《欧洲绿色协议》和2050年气候中和目标的通过,欧盟的能源基础设施政策已经过时。对《跨欧洲网络能源条例》(TEN-E)的持续审查应引发对欧洲能源转型战略的深入讨论。
过去数十年,天然气在能源领域发挥了重大——有时甚至是地缘政治——作用。现在它是仍能源组合的一个关键要素,满足了1/4的能源需求。美国页岩气革命和世界各地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的建设为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液化天然气,使其成为丰富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全球性资源。
要实现预期国家目标,以色列肯定需要在氢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和太阳能存储等创新技术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但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可能需要与邻国在水和太阳能等关键领域进行合作。约旦、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和以色列之间的可再生水资源关系可以显著推进气候目标,并为所有相关参与者带来经济和政治利益。
在拉丁美洲,智利在2040年前全面淘汰煤炭生产的倡议对该国遵守《巴黎协定》规定的国家自主贡献以及实现其国内脱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尽管削减智利的碳排放量迫在眉睫,但确保在此过程中煤炭工人不会在经济上被抛弃,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有关公平过渡的主要挑战之一。
在印度,仍有7.8亿人无法获得现代能源。由于社会和文化规范赋予女性为家庭获取食物和能源的主要责任,女性是能源贫困的主要受害者。本文研究了能源贫困对印度农村女性的影响。
俄罗斯有意加入全球氢能竞赛,并希望成为德国和亚太地区未来的氢能供应国。但是,它应意识到,成为关键的氢能出口国与在国内建立强大的氢能经济应并驾齐驱。如果俄罗斯想确保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它就应该在国内采取更具雄心的脱碳政策。
在处理安全与能源的问题组合时,更好的能源联盟政治和更好的战略准备是丹麦等小国应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能源是大国安全战略的一个核心方面。丹麦等小国在制定安全战略时应考虑到这一点,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能源供应商以及由此带来的脆弱性。
随着世界逐渐认识到有必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人们重新对氢能产生浓厚兴趣。
中国正努力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积极推行低碳措施是中国实现上述气候变化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主要挑战在于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发展创造了利用核能机会,而无需对大规模核电站进行大量时间和金钱投资。因此,核技术的出口商和潜在进口商以及私人投资者都对发展这一市场感兴趣。低成本和多种不同应用可能意味着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将在脱碳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着眼于印度经济转向清洁能源时面临的能源安全风险,寻求确保能源转型所需的基本材料的供应。这将需要对满足清洁能源目标所需的材料进行定期审核。
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对氢能来说是个好兆头,氢能将成为中国实现碳中和之路的关键。但是,现在就认为中国赢得了氢能竞赛还为时过早。
当下的新能源投资依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项目审批时间过长,预期风险和收益仍不透明。另外,政府将气候政策用作实现其他政治目标的工具,这让事情变得更糟。为消除这些障碍,政府需要更加坚定,积极促进清洁能源领域的私人投资。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贝岩油的发展势头遭到中断。疫情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并破坏了供需平衡。在世界努力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中,全球能源格局亦发生改变。人们对页岩油的需求恢复疫情前水平的前景喜忧参半。
显示 1818 条中的 841 到 8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