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开放数字平台的形成不仅可以在区域安排层面进行复制,还可以在国家间合作以及多边企业平台层面进行复制。这种平台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原则。只有这样,平台的运作才有助于实现整个欧亚大陆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经济范式。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称,如果欧盟延长制裁期限,将中断通过亚马尔-欧洲跨国天然气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11月17日,在开始计划外维护后,白俄罗斯暂时限制了通过Druzhba管道向波兰供应石油。这些行动旨在阻止欧盟因边境难民危机而对白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
本研究首次调查了过去40年德国收入不平等和商业周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德国的收入不平等随商业周期呈顺周期波动。
自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浪潮以来,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一直很牢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非之间的关系已显著扩大,并受到以中非“双赢”伙伴关系为中心相关讨论的推动。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对非政策的政治和外交工具。
俄罗斯将中亚视为其势力范围,并试图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五个后苏联国家留在其地缘政治轨道上。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正在下降,在不同的政策领域和地理区域以不同的速度下降。这种变化取决于莫斯科的优先事项、俄罗斯和其他参与者的参与度和能力以及中亚国内问题等因素。
加拿大第44届联邦众议院选举初步结果显示,现任总理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在总共338个议席中获得158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但依然没能拿到其渴望的过半数议席。特鲁多不顾新冠疫情提前举行选举,结果未能达到目的,未来执政将面临多重困难。
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显著提高工人生产力和安全性的潜力。然而,它们也是新风险的来源,包括潜在的个人数据滥用或由永久监控引起的心理困扰。欧盟缺乏降低在工作场所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相关风险的连贯监管框架。作者提出了一种分类法,以支持在工作场所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识别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成千上万尚未在国外大学报道的中国学生发现,他们的求学计划因与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被打乱了。西方大学担心,中国学生会放弃留学梦想,致使其学费收入减少。尽管如此,疫情对中国留学需求的影响并不像许多人预测的那般严重。
近期,在南非出现了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新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为防范新型变异毒株,旅行禁令接踵而至。南非科学家令人钦佩的工作和开放态度,以及他们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威胁的迅速认识,表明世界在过去2年学到了许多应对大流行病的知识。但是,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人们将很难搞清新变异株的真实性质。
最近,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金融市场掀起了抛售浪潮。人们担心,新变异株可能会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然而,即便事实证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可控的,2022年全球经济前景依然黯淡,因为各国正被两股强大的经济力量挤压——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欧盟的天然气价格已升至13年来的最高水平。鉴于供应趋紧,欧盟成员国已开始为最脆弱的消费者实施支持机制。然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正试图加剧危机,以再次增加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在很大程度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辩论继续集中在技术和市场反应上,而不是气候正义问题上,而气候正义问题对于实现持久、可持续和公平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全球急需在优先考虑气候正义的气候行动政策方面展开合作。
欧盟及其成员国对澳英美联盟的反应各不相同。虽然一些国家对法国表示声援,但一些国家对其愤怒的反应持批评态度,认为巴黎正将自己的偏好投射到欧盟舞台上。
英国畅销书作家理查德·奥斯曼表示,访问中国不仅改变了他看待中国的方式,也改变了他看待整个世界的方式。他的女儿一直在中国留学,所以他在过去5年里去过三四次中国。从各方面讲,这都是一个非凡的国家。
美国在公开敌视北京的同时,还制裁中国企业,使它们无法获得微芯片开发技术,迫使中国在不同领域进一步自立自强。在这场技术霸权的巨头之战中,北京手中有一张强大的牌:它拥有所有稀土生产和供应的85%至95%,而华盛顿80%的供应来自中国,供应中断将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模式非常有效,它并不是只能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实施,也可以在其他政治制度里实施。中国人提议用内容、意义和具体项目来丰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这体现了对欧亚广泛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望。
拟议的《数字市场法案》与欧盟提高欧洲数字自治的更广泛战略一致,这一目标也得到了希腊的支持。政客、专家、商界代表和初创企业与《数字市场法案》相关的担忧是重要且多方面的,欧洲(和希腊)应予以考虑,尤其是关于《数字市场法案》对创新的所谓负面影响问题。
尽管中国对近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发电量的增长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但中国投资对东道国债务负担和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影响尚未被充分探讨。本文利用数据,结合对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的深入研究,表明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电力部门大幅放开,但中国在电力行业的投资继续遵循国家主导的基于项目合同的模式。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第22次部长级会议11月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国决定继续维持原定逐步增产方案。沙特和欧佩克+以这种方式坚持原则,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不仅激怒拜登政府,还让美国有理由考虑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亚洲是中美竞争的主战场之一。随着中美两国向内转向,亚洲维持平衡的前景似乎岌岌可危。中美疏远和向内转向或在亚洲引发“脱钩”。即便如此,亚洲各国间依然保有着强烈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中美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关系没有促使亚洲脱钩,那还有什么可能?中美间的对抗可能会升级,但双方似乎都渴望暂时避免这种情况。
显示 5597 条中的 2601 到 26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