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打击文物走私正式表示感谢。这个不常被人谈到的问题已成世界级灾难。拯救和推广自身文化遗产是中国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府认为,完成这项任务可以令中国更加积极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成就。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公布了一项总额300亿欧元的“法国2030”投资计划,旨在推动各产业部门加快数字化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法国2030”计划延续了法国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干预主义传统。其优势在于合理选择了能源转型时代法国经济的重点。然而,其影响可能受限于其适度的融资和法国企业与科学界之间不完善的合作模式。
美国和北约在中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已经瓦解。但重构最多的是欧亚大陆,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和以中国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亚经济联盟的逐步互联。
保证跨多个关键部门的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至关重要。这在汽车行业最为明显。由于半导体元件短缺,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都暂停或减少了汽车生产。由于这些短缺可能不会很快消失,行业专家和各国政府正在考虑各种应对措施来解决汽车供应链的安全问题。
迄今为止,受美国制裁影响,已有30多家中国公司同华为及其子公司一起被加入实体名单。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已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本文分析了这些制裁对市场结果的影响及其对行业组织的影响。
来自欧洲各国和欧洲理事会的最新外交政策战略文件和印太指南,反映了欧洲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和战略参与者的新主张。
疫情之后,G20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方法将要求它更直接地将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的主要发展问题纳入其审议和成果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应考虑到这些国家历史上面临的结构脆弱性,并提供途径,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走上真正的包容性绿色发展轨道。
新冠肺炎疫情给最不发达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健康、经济和债务危机。在此背景下,G20成员负有支持和明确为最不发达国家调动财政资源的创新机制的重大责任。
拒绝接种疫苗与个人受封锁措施的不利影响密切相关:自2020年1月以来遭受失业和/或收入损失的人明显更有可能对新冠疫苗怀有敌意。在法国,在封锁期间失业的人中,反疫苗者的比例为45%,而在没有失业的人中,这一比例为19%。
清洁氢气作为未来无碳能源难题中的多功能和可持续能源载体,已获得越来越多的政治和商业动能。清洁氢能为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但大规模部署面临着重大挑战。
欧盟也是贸易保护工具的频繁使用者,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贸易防御工具。2021年6月,欧盟27国同意针对那些封锁本国市场的第三国投资者建立制裁机制“国际采购工具”(IPI)。媒体普遍认为该新政主要是针对中国。本文对反倾销税对贸易的真正抑制作用作了新的阐述。
“啪!”随着官员手中的木槌落下,掌声响起。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是2001年11月10日。2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约17.4%。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专家吴靖表示:“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和世界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过去20年来印度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新德里与华盛顿的靠拢是有限度的,这也是很明显的。至少有五大因素阻碍美印建立一个真正的军事政治联盟。
G20的影响在于其在指导和激励全球进程方面的集体领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它的可信度在于它的交付能力,特别是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方面。
数字技术使人类在新领域活动成为可能,极大地促进了交流,并以不受控制的形式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漏洞。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很明显,数字化对公共卫生具有潜在的巨大好处,尤其是在国际合作方面。G20工作组提出了全球行动的九个领域,这些领域将增强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同时帮助遏制其过度发展。世界需要G20发挥领导作用。
非洲的新冠疫苗接种于2021年年初开始,但明显落后,只有不到10%的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到2021年底为至少40%的人口接种疫苗的全球目标可能会推迟,从而加剧全球复苏的风险。立即采取多边行动应对非洲的疫苗接种挑战,是确保世界安全并使非洲大陆走上可持续复苏道路的优先事项。
本文着眼于合作领域(能源、基础设施、贸易和金融),并确定了中国参与中亚事务的方式。本文认为,地缘经济学是更广泛地研究中国在中亚的经济活动和地缘经济动态的有见地的分析框架。
随着全球健康状况的逐步改善以及西方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复苏稳步进行,预计全球贸易和投资将强劲复苏。此次危机相对温和,且疫情期间限制性贸易政策的使用总体上得到遏制,也促进了经济向上反弹。
中国新冠疫苗继续在全球各地取得成功。目前,在各国国家医疗部门批准的25种疫苗中,有7种来自中国。这是创纪录的数字。而且还有5种中国疫苗处于研发和推广阶段。中国疫苗产业的迅速崛起无疑表明,未来几十年引领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将是中国。
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一项促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计划来增强欧洲的外交影响力。该计划将为新公路、铁路和数据网络建设提供400亿欧元担保,以此作为欧洲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 但欧盟委员会的战略文件到目前为止的融资承诺规模还太小,无法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匹敌。
显示 5656 条中的 2721 到 27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