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12月26日发布的预测,中国将在2037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重视数据分析对解决国家问题重要性的国家,该国从理论层面描述了何为“大数据”,并将大数据分析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据俄罗斯“汽车统计”分析公司专家统计,今年共有北汽、海马、红旗和捷途等19个中国品牌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加上之前进入俄市场的哈弗、奇瑞、吉利等16个品牌,在俄正式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已达35个。
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计划推出一项试点计划,以促进大湾区(GBA)的跨境数据传输。这一举措的核心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这对香港作为国家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安哥拉近日表示,将从明年1月1日起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一决定可能会为中国增加对安哥拉石油和其他行业的投资开辟道路。
以每个工人的机器人数量来衡量,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自动化程度第五高的国家。在自豪感和紧迫的人口挑战的推动下,中国正肩负着成为机器人超级大国的使命。
全球能源转型竞赛正开启另一场中西竞争。随着原油价格飙升,欧盟向绿色转型,中国正在获取关键的可再生能源矿产。
流入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巨大。有报道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该领域已流入2200亿美元。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许多西方制药公司与中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广东是“世界工厂”、中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主要的文化和美食宝地之一。作为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正寻求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重塑自我。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中欧在可再生氢领域合作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是燃料电池技术、电解槽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贸易等领域。
中国这个亚洲巨人在核能领域取得的进展,可能将在这个十年内使其成为核电产能最大的市场。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继续对并购采取强硬立场,将削弱对创新驱动型英国企业的投资,并减少英国风险资本支持的初创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中国宣布将在2027年前建成煤炭生产储备系统,以稳定价格和确保煤炭供应,到2030年力争形成3亿吨的可调度产能储备。
中国正在汽车行业制定标准,这要归功于其电动汽车势不可挡的崛起,开启了一系列将在未来5年塑造国际格局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作出对倡议的新构想,更加关注开放、共享、可持续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将成为重点。
在其发布的《2024年值得关注的中国制造业十大趋势》研究报告中,CHINA2WEST服务有限公司指出了将影响甚至决定2024年中国工业制造前景的十个趋势。
过去10年,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收获是,它试图为包括非洲贫穷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另一种发展融资来源。这些融资试图填补非洲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而且附带条件很少。
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和技术经济分析,探讨在中国煤化工行业现场部署绿色氢和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
直到不久前,“中国货”一词令人联想到的还是廉价塑料制品等商品。但这些已成为过去。现在,各国从中国进口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包括电动汽车、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
自2004年中国开始推动货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但今年,其占比已从2023年1月的1.9%上升到10月的3.6%。
显示 5588 条中的 421 到 4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