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6月12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广大外贸企业应变求新,各项帮扶企业的政策落地见效,货物贸易实现“量质齐升”,展现出独特的韧性和活力。
从去年10月起,每天清晨,乌干达工程师大卫·奥奇沃都会准时来到位于首都坎帕拉的新市政道路项目现场。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总会向自己的中国师傅——项目生产经理李利请教。
来自中国的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持续提升着当地产业发展水平。
6月1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宣读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倡议共同推动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莫桑比克总统查波6月11日在首都马普托表示,莫桑比克和中国传统友谊深厚,莫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以莫中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莫中关系。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6月11日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大会共发布8项重要成果。
中非经贸博览会前,冈比亚农场主穆萨带着非洲产的中国杂交水稻稻米,来到袁隆平院士墓前,表达致敬和感恩。这是一位被杂交水稻改写人生的非洲农民的朴素心愿。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和商务部网站10日发布消息说,吉总统扎帕罗夫当天签署命令,批准2030年前吉国家发展规划。
记者6月11日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了解到,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参会。中国是本届年会的东道国。
截至2025年5月31日,蒙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534.2万人次,累计发送货物4039.6万吨,承担蒙巴萨港货物集散任务超过30%,安全运营2923天。
国家移民管理局6月12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6月12日起,印度尼西亚公民可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捷来华,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国。
“红厅论坛: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交流对话会”6月10日在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举行。近百名中塞两国官员、学者和媒体代表参会,就文明对话与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展开交流。
6月11日,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
肯尼亚标轨铁路安全运营八周年纪念活动6月1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
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暨中新金融峰会6月11日在新加坡举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十周年之际,来自新加坡、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各国的政界人士、业界领袖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区域合作新机遇。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海关总署6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达到2.1万亿元。
越跑越快、越跑越畅、越跑越广,中欧班列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仪式6月10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标志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物流场站正式开通运营。
港产联动、人才培养、科技赋能……中国与非洲正在各领域深度合作,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以“软联通”激活内生动力,助力非洲工业化不断迈上新台阶。
显示 43439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