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通勤米轨修复项目9月17日举行完工仪式。
参加开幕式的多国领导人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本届东博会聚焦数智赋能、创新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相信本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深化东盟与中国持久的友谊与信任,共同促进包容性与可持续增长。
滇池之畔,交流热烈,思想飞扬。在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主论坛上,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媒体代表、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和专家学者,围绕“共担媒体责任 推动文明互鉴”主题,共同探讨以媒体之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书写丝路故事新篇章。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源自中国的倡议,属于世界。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站在云南聆听,这是路把我们连成一家的故事。
9月16日,在昆明举行的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颁奖仪式同期举行。
9月16日,2025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李晓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文参加活动。
9月初,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贾蒂鲁维地区层层叠叠的梯田间,田园咖啡小屋、自拍区、景观秋千平台等旅游设施已初具雏形,多场农旅融合主题培训即将陆续开展。“今年,云南朋友与我们的合作更进一步,从农业拓展到旅游业,村民们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望着风景如画的稻田,当地传统村村长卡威尔高兴地说。
瑞士《中小企业》月刊2025年9月号以《中国,新的黄金时代》为封面主题,刊登了一组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其中一篇题为《中国,创新先锋和巨型市场》指出,中国持续展现出巨大的多元化潜力。
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见来华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9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会见来华出席2025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的文莱、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东帝汶等东盟成员国和东盟观察员的副省长、市长、地方政府组织代表,东盟秘书处代表出席会见。
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9月16日,在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与周边社区共同发展前沿性探索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自然保护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9月16日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说,中方于2020年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合作。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9月16日在京分别会见来华出席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的刚果(金)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沙巴尼和白俄罗斯调查委员会主席戈拉。
9月15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办、大连海洋大学承办的“新质工匠”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025年秋季班在辽宁大连开班。
9月秋高气爽,滇越跨境旅游市场热度不减。每天清晨,河口口岸都会迎来一批批兴致高涨的越南游客。从这里,他们开启云南之旅。
近年来,瑞和锦程以跨境农产品冷链进出口物流业务为主,先后开通中缅、中老泰、中越冷链农产品运输,依托自身丰富的公路、铁路及水路综合运力资源,设计多式联运物流解决方案,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上东盟国家餐桌,也将东南亚水果快速、新鲜地送抵中国消费者手中。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心联通”是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与人文共鸣。高质量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以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医疗等多领域合作为载体,让友谊的种子在周边国家生根发芽,让合作的果实惠及千家万户。
瑞丽口岸整合“口岸、通道、产业、物流”资源,全力打造“智慧口岸”,中缅经济走廊核心枢纽,推动中缅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显示 4431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