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与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数字科学院11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联合举办“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社会发展咨询会”。
“当我们来到海底,看到码放整齐、数量惊人的文物,非常让人震撼,它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见证。
7月12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 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千人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国家部委和自治区领导、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及全国算力产业链企业人员等500余人齐聚“中国云谷”呼和浩特市,共绘绿色算力发展蓝图。
7月11日,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正式挂牌。该平台围绕政策沟通、商事畅通、资金融通、信息联通、人才相通、风险防控功能,提供权威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外交部发言人7月12日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将于7月15日在天津举行。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外长和上合组织常设机构负责人将与会。
以“数字经济新纽带 共拓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于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上各国表示要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数据治理制度规则“软联通”、数字经济合作“心联通”,共拓数字经济合作新的发展空间。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与会的亚欧多国人士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是全球文明倡议的又一生动实践,该倡议将助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繁荣发展。
中刚非洲银行于2015年7月正式营业,是中国农业银行在非洲成立的首家合资银行,目前在刚果(布)存款方面的市场份额已达20.19%。
7月11日,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论坛上表示,本次论坛旨在弘扬“上海精神”,凝聚合作共识、强化合作纽带,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增添新动能。
7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第32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行动计划清单包括,宣布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设立文明交流互鉴基金;未来5年,根据发展中国家实际需要,实施50个文化、文明领域发展合作项目,面向发展中国家举办200期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专题研修研讨项目等110项内容。
7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邓志勇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贸易和一体化部技术法规与计量委员会主席扎娜·叶森别科娃在青岛共同签署了两国《关于实施合格评定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工作计划》。
宣言称,来自140多个国家的政党政要、政府部长和各界人士代表,于2025年7月10-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主题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东盟快班”是重庆首创的物流新模式,由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和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通过整合中欧班列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两条通道的资源,实现了欧洲到东盟物流的无缝衔接。
“从播种到采收”全流程无人化管理、科技赋能突破“南鱼北养”难题、智能伸缩防护棚实时应对天气变化……在陕西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一幕幕高科技场景让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国家宾客赞叹不已。
中国-东盟外长会7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代表共同主持,东盟各国外长、东盟观察员及东盟秘书长与会。
7月9日12时许,一列满载通讯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特快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克拉韦尔·加泰特7月8日表示,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实施“一国一品”倡议全球项目启动研讨会于7月8日至10日在意大利罗马粮农组织总部举行。来自五大区域15个示范国家的项目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实施计划交流经验、共商未来发展,标志着这一倡议即将进入加速实施阶段。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生工程,中国援建加纳渔港综合设施项目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于2020年8月开工,历时近四年完成渔港水域港池、航道疏浚工程,修建防波堤、护岸、码头泊位等水工建筑物,并建成制冰厂、冷库、交易市场、商业区、修船车间等相关生产和配套设施。
显示 44007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