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批评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称中国政府仍必须做出“全方位的根本性改变”,以改善对美国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
大型科技公司运营着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且无处不在的大多数数字服务。人们的思想、经济、国家安全、民主和进步都被少数技术公司无形地控制着。它们拥有巨大权力。要想限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场力量,需要给出本土选项。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申长雨4月24日表示,2021年,中国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平均每万人拥有7.5件高价值专利,几乎是2017年的2倍。申长雨称:“特别是在多个细分指标上表现良好……表明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这表明全球创新地理正在东移。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警觉,那就是中国。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吉纳维芙·唐纳伦-梅在美国外交学者网站上撰文指出的,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执念从1949年一直持续到今天。
印度各地发生一系列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事件,这不仅是在政府,而且在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印度电动自行车产业需确保质量不会因大批量和快速生产而受到影响。
有充分证据表明,小米的营养价值是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纤维、抗氧化剂、铁、锌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可以帮助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微量营养素缺乏。
欧洲议会和欧盟27个成员国的谈判代表周五就强制脸书、推特、谷歌等公司对在线内容进行更严格管理的新法律达成共识。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粮食市场的主要供应国,尤其是谷物和葵花籽油。乌克兰提供了10%的小麦、13%的大麦和50%以上的葵花籽油,而俄罗斯的相应份额为24%、14%和23%。因此,作为这些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放大了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5家数字平台公司中的2家,微软和Meta都支持设立专门联邦机构,以应对数字平台带来的新现实。对于平台公司来说,支持新数字监管机构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利己行为。
世界需要更多、更清晰的数字规则。当看到大量有前途、新兴数字权利框架时,人们需要牢记,几乎所有要治理的系统实际上都是国际性的。如果人们想要持久的数字权利,需要少关注个人权利,多关注参与实施和治理的架构。
各国匆忙追求绿色转型存在风险,要关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减少碳排放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当今各国在发表重大的公开政策声明之前,必须要更好地理解围绕这些倡议的复杂性。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价值链脱钩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为更好地理解此类行动可能对贸易和福利产生的影响,本文使用一个可计算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模拟结果证实:故意用非关税壁垒划分世界会降低所有卷入冲突国家的福利,因此决不能轻率行事。
许多非洲国家严重依赖从乌克兰和俄罗斯进口小麦、其他谷物和化肥等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由于产量减少、出口减少和贸易成本增加,俄乌冲突扰乱了全球粮食供应。本政策简报调查了冲突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国家,尽管如此,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经常出现人口过剩、粮食短缺的情况。甚至可以说,中国发展的核心就是吃饱饭。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点已基本实现。去年,中国政府宣布,全国范围内的脱贫任务已经完成。
未来几个月,粮食供应减少和价格上涨将持续存在。随着能源和食品价格出现历史性上涨,全球通胀将飙升。随着主要原料价格的大涨,人道主义需求和政治风险将增加。许多国家已经在实施出口限制以确保本国供应,这同时加剧了大多数脆弱国家的问题。
为确保安全和公平地使用人工智能,需要不断更新和严格监管。本文解释了与人工智能的资金、开发、供应和监管相关的挑战。它研究的是狭义的人工智能,即用于特定任务的系统和应用程序。
本文评估行业标准机构、贸易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并探讨在较新贸易安排中解决气候问题的机会。如果美国想在全球经济中确立自己作为标准制定者地位,应该通过传统贸易框架推进环境标准和规则,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增加市场准入,并使供应链脱碳。
社交媒体对世界各地年轻人心理健康影响成为人们的关注。在欧盟,《数字服务法》和《人工智能法》试图限制技术对人权的影响。英国《网络安全法案》最近公布,该法案号称是使互联网更安全的一项旗舰立法。把安全与言论自由对立起来无疑将引发更激烈的辩论。
中国正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制定领导者,数字丝绸之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数字丝绸之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旨在扩大其全球基础设施和市场。这两条道路都依赖于标准互联互通,而中国民营企业则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在技术开发和塑造国内外市场标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领导作用。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协议能让非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容易,从而可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
显示 1119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