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应该加入欧盟的脱碳努力。在政治上最可接受的、在经济上最可行的方式之一是向现有的天然气网络注入可再生天然气。如果没有具体的政治支持和解决主要由各国天然气质量立法差异所引起的跨国界问题,可再生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加是不可能的。
尽管对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在2018年中期时有发生,但亚检公司最新的质量检查和供应商审计需求数据为全球采购提供了一些视角。尽管担心中美之间贸易问题进一步升级,但中国这一制造业巨头仍领先于其最新的增长预测。
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应尽可能通过提前清关和“可信赖的贸易商”计划来加快清关速度;将成功引入新的海关申报服务(CDS)作为优先考虑事项;英国应寻求与欧盟就动植物产品贸易达成互惠协议,相互承认健康和安全标准;考虑自由港。
在17年的国际气候谈判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建议欧洲征收碳边境税。鉴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其庞大的经济规模以及特朗普政府最近对中国和欧盟加征关税,美国可能是被征收碳边境税的首要目标。
目前而言,美国对中国“中国制造2025”开火,是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计划,以将中国置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短期内,特朗普将对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盟友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以减少双边贸易赤字。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安全领域。
产品质量对于人类健康和消费者安全,以及气候和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某些标准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强制性服从的技术法规。
日本应努力同志同道合的国家缔结没有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1)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大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如“美国第一”政策)。
美国企业若能买到与它们目前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类似的产品,这将减弱美国组装线面临的破坏力和消费者面临的价格涨幅。但是,不太富裕的消费者购买的价格较低的产品可能会出现较大价格涨幅,因为制造商会用更昂贵的部件替代面临关税的中国产品。
美方希望中国人遏制自身的3000亿美元规模计划。这一计划旨在让中国成为电脑芯片、商用飞机、制药和电动汽车等众多行业的领导者。这对中国实现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目标而言,是必备的。因此,北京不会,也不可能退让。
医疗器械服务于疾病防治、诊断,治疗和维持疗法,并对实现全民健康的梦想至关重要。尽管印度在医药和疫苗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但它在医疗器械领域仍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为发展医疗器械,印度政府应及时采取行动,保持意图和政策内容的一致,并注重实用主义和效用。
地理标志(G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产权,受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定保护。欧洲和中国都拥有复杂的饮食文化,在各自的领土上保护着许多高质量的地理标志产品。一项有关地理标志保护的协议将促进更多的地理标志出口,并进一步加强总体的双边食品贸易。
随着经济逐渐现代化,知识产权进入数字领域,作者研究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及其在执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角色,并提出国际贸易委员会将行动现代化以更好应对21世纪挑战的可能方式。
医疗保健部门显示出人们对变化必要性的理解与实现变革能力之间的脱节。传统的管理策略和影响专业人员的传统手段常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结果。本文从另一个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描述了分析组织作为社会系统身份的创新潜力的一种方法。这种身份在话语规则中表明了什么是有效的交流,以及哪些是影响交流互动中导致决策的来源。
目前的中美贸易争端侧重于两国间的贸易平衡。但是,本文指出,鉴于中国在分裂的国际生产体系中的深度融合,总贸易平衡或会产生误导。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国内价值仅占2011年水平的65.3%。高科技产品的比例在缩小。这意味着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征收关税将影响供应链上的其它国家,而不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放弃成为先进技术行业全球领导者的雄心不可谈判。此外,中国也不能在将私企竞争引入国有行业控制领域成效方面公开接受美国指示。一旦贸易冲突持续超过目前宣布的措施和对策,其影响将开始变得非常严重。这种威胁现在已在金融市场波动中显现出来。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来纠正所有的贸易不平衡,这将迫使其它国家减少出口或降低本国国内贸易壁垒,同时允许美国出口。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商工部长普拉布指出,印度可从美国进口商用飞机和天然气来纠正贸易不平衡。不过,这是一种防御性措施。印度需要积极采取行动纠正其贸易不平衡。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全面贸易战给两国劳动人民造成恶劣的影响,也破坏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未来。两国冲突必须以建设性的方式进行解决。本文的分析旨在对中美两国的自身利益进行更现实的考虑。
美国和欧洲正在进入公开的经济冲突,且不排除冲突升级。如果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升级,德国等国会受到很大损失。因此,尽管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欧盟进口钢铝征收关税,德国仍赞成继续谈判并寻求妥协。
特朗普及其政府就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进口征收“270%”关税的问题进行公开争论。作者从多种角度探讨该问题。无论特朗普是不了解有关加拿大乳品业及如何结束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间僵局的问题,还是他错误地使用了贸易赤字数据来为进口限制正名,他都是在用另一个拙劣的借口冒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
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无论是国内贸易壁垒、竞争还是财政措施,以提供补贴或对在本国制造和销售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实施处罚,都代表政府规划的形式。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都在挑选自己和彼此国家的“赢家”和“输家”。他们正在规划跨越各自国家边界的企业、投资、就业、利润和亏损的未来。
显示 1140 条中的 981 到 100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