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以多元文化为主题的1984特色文创精品夜市,吸引了众多电商、创客和消费者的参与。市民在这里可以自由选购手工饰品、书画折扇等文化产品,还能进店体验文艺项目。音乐、艺术、文创等优质元素的融汇,让这里的“夜经济”更具特色。记者:冯维健 报道员:张辰 李慧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河北廊坊强化稳就业举措,通过调整创业担保政策,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力度,全力支持创业就业和复工复产。截至5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02万元,直接扶持创业195人,带动吸纳就业717人。记者:张硕 李强(报道员) 编辑:杜瑞
贵州天柱:“扶贫工厂”稳就业促增收
6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的首批重点项目在海口集中签约。当天共签约了35个重点项目,涵盖了自由贸易港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记者:周旋 郭良川 黎多江(摄像)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国赴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11日结束在塞尔维亚近三个月的工作,在首都贝尔格莱德机场乘机回国。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到机场送行。记者:石中玉 内马尼亚(报道员) 编辑:何莉
自6月11日起,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铁路(以下简称安六铁路)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安六铁路是贵州省首条250公里时速城际铁路,建成投用后,贵阳至六盘水的铁路旅行时间可从现在的3.5小时缩短为1小时左右。 记者:刘续 刘勤兵 报道员:丁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日,国新办举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总体方案可以概括为“6+1+4”。“6”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1”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4”是要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和“退潮”的巨大冲击。中国政府此时正式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展示了中国按照既定目标继续推进扩大改革开放进程的坚定决心。记者:徐琰 摄像:苗壮 配音:高涵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在位于河北省滦州市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跨河北滦河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为抢抓工期,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中俄东线中段第八标段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主体工程和管道预制作业同步进行的施工手段,力争在滦河主汛期到来前完成管道跨越滦河的全部施工任务。记者:曲澜娟 刘洋(报道员)
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星澜里写字楼中,许多白领已经习惯了共享办公模式。3600多平方米的两层空间内,有30余家公司通过共享办公模式开展运营。随着技术发展,例如刷脸、云储存、智能投屏等技术的运用,目前共享办公模式已经成为线上融合线下的数字化办公新体验。记者:吴帅帅、李涛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哈列力·吐尔逊拜克所工作的海子沿乡电商服务站同时也是中国邮政的乡村服务站点,2019年4月份开始营业。周边的百姓来拿包裹时,也可以拿来一些农副产品,有时是土鸡蛋、有时是自家地里的新鲜蔬菜。去年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响应“电商扶贫”号召,将5000羽蛋鸡免费分发给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饲养,再以每枚鸡蛋1元的价格回收。贫困户只需要将新鲜鸡蛋送到家门口的电商服务站即可,当地的快递车就能及时运送到县里,经过分拣包装,变成商品上网出售。记者:张啸诚 赵戈 编辑:孙彪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工信部近日召开产融合作支持复工复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将帮助实体企业强化融资能力建设,建立详实完备的企业信息库,为产融合作提供优质、精准的服务,让金融更好支持实体。 记者:张辛欣 编辑:李恒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目前,承担国家应急攻关的企业中,三分之二来自国家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高新区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期节目采访了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贾敬敦和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丁飞燕,一起关注高新区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记者:孔凡伟 朱彤 李聪 新媒体编辑:董劭 别培辉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餐饮、旅游、酒店、汽车、农业……这些在疫情寒冬一度被“冰冻”的行业,伴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正在重振发展活力。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深入一线采访,从消费新“解”看经济“热度”。 记者:贾远琨、张梦洁、李海伟、王辰阳、程思琪、袁全 编辑:王梁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报告显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百世集团董事长兼CEO 周韶宁谈疫情之后企业海外业务发展机遇。
江西省高安市官方宣传片。
这里是河北省新河县。这里地处北纬37°黄金种植带,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让这里成为羊肚菌、茶树菇、香菇等珍稀食用菌的生长天堂。新河的食用菌饱满肉厚、营养丰富,入口细腻鲜滑。小蘑菇铺就了新河百姓致富的大路,也成就了乡村振兴的新天地。新河食用菌,味在舌尖,冀在心田。
中国的中央企业,是举世瞩目的“基建狂魔”,是硬核科技的创新先锋,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是全球贸易的践行者、推动者……中央企业的基因密码、发展成就,被世界所关注。外国小哥走进中央企业,感知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这期间会擦出怎样的神秘火花?
五月是德国草莓成熟的季节,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民众出行少于往年,但随着德国疫情逐步缓解,德国草莓园已像往常般热闹。法兰克福郊外的草莓园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采摘,为疫情下的生活带来了欢乐。记者:王平平 胡小兵 编辑:王玉璐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喀赤高铁30日起进入按图试运行阶段,这是该高铁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前的最后“热身”试跑,喀赤高铁开通运营已进入倒计时。记者:邹俭朴 编辑:郭砚青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显示 1790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