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奔波,或许你已拼尽全力,不如趁此良夜,寻一隅宁静美好,或品茶,或观戏,或听曲……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也渐渐上升为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盏盏斑斓夜灯点亮姑苏城。苏州望亭稻香小镇奏响“小夜曲”,再现白居易笔下的“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夜食、夜购、夜娱、夜读、夜展、夜游、夜宿……苏韵流芳,此夜不孤,姑苏夜经济,越“夜”越精彩。记者:赵久龙 王银亚(报道员) 编辑:夏子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截止到5月23日,今年以来,经由满洲里站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已突破1100列,同比增长11%。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枢纽桥梁作用,畅通对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运输通道。记者:马知遥 编辑:王玉璐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5月25日,天津货运航空的“天津=和田”扶贫专班在完成运输扶贫鸡苗任务后,装载着新疆特色农产品顺利返回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同时,这也标志着天津正式开通至新疆和田的货运航班。记者:邓浩然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一列满载工业机械零配件、纺织品、光伏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海安—东盟)从江苏海安出发,开往越南河内。标志着长三角地区至东盟的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吞噬生命,冲击经济。值此人类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以视频方式召开。中国提出了团结抗疫的主张,宣布支持抗疫的实际举措,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倡议,为全球抗疫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克罗地亚新冠疫情形势近来明显好转,当地时间5月23日,实现3月初以来首次新增病例零增长,政府已放松多项防疫管制措施。
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18个自贸试验区,覆盖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区市。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实际利用外资289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3.4%。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正持续释放,已成为稳外资稳外贸的重要阵地,助力企业应对疫情挑战。
中老铁路铺轨23日通过第一座隧道,从老挝首都万象一路向北。
近日,在上海豫园,身着红色传统服饰的窈窕淑女翩翩起舞,拉开2020年豫园夜经济活动的序幕。焕彩灯光、夜间演艺和花车集市为夜间“潮”生活再添亮色。昆曲演员在亭台楼阁和烟波画船间唱上一曲《游园惊梦》。记者:许咏政 周蕊 滕佳妮 王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泽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化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中国企业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出海”。记者:史春姣、吴双、吴丛司 编辑:李志兰 新华丝路
5月19日,国家电网推动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新基建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智慧变电站——220千伏滆湖变电站在江苏常州全面建成。智慧变电站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以智能电网和能源物联网为基础,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支撑,对现有的变电站试点开展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记者:林凯 任影(实习) 徐多(报道员)
近日,万吨级全电力推进甲板运输船“Boldwind”轮载着33片维斯塔斯集团生产的风电叶片在天津临港港务集团10-14号码头离泊,驶向目的地挪威弗卢勒,其标志着“Boldwind”轮首航任务成功完成。记者:李帅 报道员: 滕秋月 编辑:高菲菲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立新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详细介绍中国铁建在疫情期间积极履行央企职责,全力助力海内外抗疫;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产业布局,引导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走出去。总策划:刘思扬 制片人:丁冬霞 编导:王钊 编辑:申悦佳 陈静改 主持人:曾滟淋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
商务部部长钟山在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西方不亮东方亮”,前4个月虽然有些国家需求下降,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逆势上扬,占比大幅度提升。记者:武笛 张侨 编辑: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来了!
5月9日,满载3500立方米、294吨国际合作防疫物资的75041次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支援塞尔维亚及周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者:樊曦 编辑:宋晨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中国银联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突破1.57万亿元,日均交易0.31万亿元,较今年清明小长假日均增长7.7%;银联网络交易总笔数较4月环比增长6.95%。记者:吴雨 编辑: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上亿人次出游、消费潜能释放、“云端”消费激增……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各类消费如同回升的气温逐渐“热”起来。 这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人气回暖、消费复苏,文旅市场运行安全有序,线上线下活动精彩纷呈。同时,预约参观、限量游览、公筷公勺等文明健康新风尚已渐入人心。 记者:张梦洁、李海伟、周琳、刘勤兵、齐健、杨焱彬、潘志伟、周生斌、张海舟、于晓苏、王怿文、郑梦雨、李涛、宋立峰、王普、庞元元、张晨霖、田晨旭、魏梦佳、曹力、金剑、陈思、蔺娟、陈旭、吉宁、庞峰伟、吴寒、刘昕宇 报道员李云财、鲍恂、江靖 摄像章林 编辑:陈梦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意大利进入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阶段。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各地的劳动者们正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国信心”。
显示 1764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