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正在融合。每一天,人们都越来越依赖这两个世界的融合。针对信息时代恐怖主义的军事反应必须是匿名的、完全网络化的和迅速的。快速的危机管理和反应时间是应对信息时代恐怖主义的关键。
大湄公河次区域六个国家正在努力确保为它们的所有公民提供充足、可靠、可持续和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为此,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将电力贸易确定为区域合作的优先方向。然而,这类贸易目前只占大湄公河次区域耗电量的不到2%。
一旦疫情被成功控制,印度和沙特阿拉伯政府就需要制定策略,以确保各自电力部门财务和运营的可持续性。它们应考虑由于需求下降导致的行业收入损失。鉴于两国电力部门构成不同,这些损失将取决于解决电力需求下降的政府措施。本文比较了沙特和印度的抗疫封锁措施对其电力部门的影响。
2020年本应开启“行动十年”,加速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势头。不幸的是,当各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正取得显著进展时,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历史一再证明,危机往往会带来创新和变革机会。此次疫情也不例外。它加速技术和创新增长。
纵观人类历史,经济与技术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战争与危机则改变国际政治进程。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其冲击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它不仅引起了对卫生健康领域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加深了我们对国家治理、国际合作以及国际格局变化的理解。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世界经济运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但全面、辩证、历史地看,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本质属性依然存在。须“下棋看三步”,通盘审视疫情近期和中、长期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全球治理方式和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变化,未雨绸缪,化危为机。
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大流行病”中,印度尼西亚的未来经济道路十分崎岖。该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不是资本外流,而是如何为应对疫情冲击所需的财政应对措施提供资金的问题。目前,印尼已走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道路上,包括采取了让央行直接为部分预算赤字融资的非常规步骤。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德伙伴关系一直是欧洲稳定的基石。现在,由于英国脱欧、新冠肺炎疫情、右翼势力抬头、中美竞争这些欧洲共同挑战,法德合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别是,马克龙与默克尔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行动使法德关系恢复了活力,形成了积极的伙伴关系。
如今,中国已成为西亚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的能力,提高了西亚国家对中国的期望——它们认为,美国逐渐退出该地区的情况下,中国是多样化收入来源的有益助力。另外,中国成功遏制疫情并走向经济复苏使它在疫情中成为了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发展伙伴。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是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也是上千年来人类与病毒抗争史上十分罕见的。这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人类与病毒的一场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将持续多久?其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后果如何?将给世界格局和秩序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斗争的历史。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疫情过后世界将开启一个“去美国化”的进程,而不是一个“去中国化”的进程。
孟买与上海这对姐妹城市有着相似的历史、人口规模和经济条件。鉴于这些相似之处以及上海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孟买需要借鉴上海经验。尽管孟买应对疫情的短期和长期解决方案必须是本地且易用的,但上海抗疫经验对孟买制定适当、统一且精确的抗疫战略仍十分有价值。
6月23日,中国发射了北斗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补全了该系统。这对中国有多方面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它消除了中国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中印两国正加紧努力,赶在全球地缘政治斗争进入太空前抢先在这一领域立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人认为澳大利亚应变得更加自给自足,这意味着该国要降低从中国的进口水平。然而,从长远来看,保护主义上升不会扩大澳大利亚的经济利益。相反,这只会阻碍澳大利亚寻求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贸易机会。
美国退出军控条约只会为崇欧政治团体提供新的弹药,挑战它在欧洲的军事存在。例如,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呼吁终结美国在德国部署核武器。全球军备控制条约的衰落要求欧洲必须适应新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新挑战。现在,更深入的欧洲国防一体化对增强欧洲军事与防御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由于封锁和出口冲击食品供应链,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亚太国家需要采取迅速、大胆和创新的政策干预措施,保障食品供应链并缓解疫情对最脆弱群体的直接影响,将疫情作为自身实施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的改革的机会。
在危机和灾难时期(如新冠肺炎疫情),维持食品供应通常是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不同国家如何应对此类挑战可以为人们提供及时采取适当措施的有益见解。
事实证明,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几代人生活记忆中最严重的全球危机之一。由于大流行病天然的危险性,国际合作势在必行。传统上,美国在处理全球危机和协调国际对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如应对2014年埃博拉疫情。然而,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全球各国都无法期待美国担任领导职务。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近日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引发世界新变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缠绕。尽管疫情仍在发展中,许多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几个重大趋势已然十分明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因此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流行病是可以预见的,而且各国都有发现和应对传染病暴发的早期预警系统。对于新冠肺炎,这些系统失效了吗?不然,如何解释各国普遍遭受的“战略突袭”?显然,早期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与操作和对其输出做出反应的人如何理解风险密切相关。
显示 5027 条中的 4341 到 43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