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入RCEP,印度的“东进”政策会更具实质性。与政治、战略、安全联系和人文交流相比,“东进”政策的经济支柱依然薄弱。选择退出RCEP意味着印度现在需要加大力度来加强双边连通性、贸易和投资。
本文审查了阿塞拜疆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根据社会改革一揽子计划,阿塞拜疆政府将通过提高透明度、分配更多最优资金和增加问责的手段来改善各种社会计划。本文还提出了有关如何改善社会制度和使社会服务更容易获取的政策建议。
近日,伊丽莎白·沃伦、伯尼·桑德斯与皮特·布蒂吉格这三位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威胁要削减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以此来迫使耶路撒冷改变其在西岸的政策。文章认为,他们的言论十分虚伪,既忽略了军事援助对美国军队和国防工业的价值,也忽略了巴以冲突的现实。
西印度洋连接着北美、欧洲和亚洲,具有全球战略重要性。近年来,西印度洋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印度等国对该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的大部分政治注意力都集中在东印度洋地区,但是印度现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交汇的西部地区的海上安全。
韩日双边关系现在可能处在两国自1965年建交以来的最低点。韩日双方间的最新争议围绕两国对1965年签署的“关于财产及请求权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经济合作的协定”(简称“日韩请求权协定”)的不同解释。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韩请求权协定的达成意味着两国和其国民之间有关索偿的所有问题都已被“完全和最终解决了”。
近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在巴黎全体会议上一致决定,到2020年2月,继续将巴基斯坦列入”灰色名单”。土耳其为促成这一决定做出了贡献。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正在迅速加强。文章认为,由于巴基斯坦拥有核技术,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决心获得同样的技术,因此安卡拉似乎将继续支持伊斯兰堡。
亚洲的区域秩序越来越容易受到政治民粹主义复兴的影响。亚洲地区表现出高度复杂的相互依存形式,但与北大西洋地区(尤其是西欧)相比,这些相互依存关系相对松散,制度化程度较低。人们通常认为这具有灵活性和效率优势,但是随着政治民粹主义重塑全球秩序,这可能会使亚洲的区域秩序更容易受到破坏。
10月17日至10月20日,印度总统科温德访问了菲律宾,并会见了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双方签署了涉及海域、安全、旅游、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四项协议。鉴于中国在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印度也应展示它与东南亚联系的广度与深度,这是合乎逻辑的。
过去的一个月中,拉丁美洲爆发了几起重大政治危机:秘鲁总统比斯卡拉与反对党主导的国会之间的宪政危机、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连任引起的争议、厄瓜多尔针对总统莫雷诺的抗议活动等。所有这些事件都与拉美地区一些普遍存在的弊病有关。
印尼气候观察(CWI)平台研究发现:自2010年以来,印尼林业和能源行业排放量最大;在前10个排放大省中,东爪哇、明古鲁和南苏拉威西已错过2020年减排目标;在印尼34个省中,明古鲁和廖内省的碳密集程度最高。
在全球和地区动荡之际,印度和沙特都在重新定义其外交政策重点。对于新德里来说,沙特和阿拉伯海湾国家正在成为印度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对话者。对于利雅得而言,印度是其希望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八个主要大国之一,对该国“2030年愿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印度与沙特的双边伙伴关系有了新的活力也就不足为奇了。
城乡经济差距是影响整体经济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毫无疑问,数字创新具有加速农村发展的潜力,但这种创新是否足以使农村劳动力无需迁移到城市就能从事令人满意的生产性工作呢?文章认为,数字创新对弥合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喜忧参半。
技术可以促进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农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农业的转变。这种新的模式将需要更少的水,更少的工人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为农民增加粮食的利润,让他们能以有利可图和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亚洲所需的粮食。
美国撤出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地区有以下影响:加强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实力;“伊斯兰国”余党或将在中东地区卷土重来;引发难民危机;引发叙利亚-土耳其-俄罗斯三边冲突;损害美国对中东盟友的信誉。中东地区或恢复到类似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即地区国家结成区域联盟或合作对抗共同的敌人。
本文探讨了灾后资本补贴对中小企业恢复的影响,以及决策者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公共支持的问题。本文研究了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补贴的效果。研究发现,补贴对零售业有效,但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却没有多大效果。
亚洲发展中国家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食品生产者不满水果和蔬菜的价格过低,消费者却抱怨价格过高,政府则在其中努力寻求平衡。在极端情况下,食品生产者甚至会丢弃其产品以抗议低价。为评估与上述现象相关的经济数据并找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办法,研究人员在2019年对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越南的园艺价值链进行了研究。
总体而言,数字经济为城乡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商机,也缩小他们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当互联网生活方式到达较不发达的地区时,小镇青年可以在家乡找到一条通往优质生活的新道路,而无需放弃便宜的住房、更短的通勤时间、干净的空气和最新鲜的食物。
从长远来看,努力使中国经济、交通运输系统和能源系统的结构从煤炭和石油转移出去至关重要。随着气候危机的加剧,全球关注的焦点将越来越集中在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上。碳交易在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
随着科技外交逐渐成为中拉关系中的重要合作工具,阿根廷终于能够把握中国社会的面貌,将两国团结在一起。对于中国而言,科技关系是解决拉美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问题的全面合作框架的重要因素。对于阿根廷而言,这种关系为发展该国科学能力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宝贵的科学和知识资源。
印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提高,使其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排放国。根据《巴黎协定》,印度承诺到2030年把单位GDP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33%到35%。
显示 5035 条中的 5001 到 502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