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截至2025年6月26日0时,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累计保障服务1600余名享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出境的外籍旅客,同比适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人数增长977%。
一大早,位于中越边境的河口北山公路大桥已是车水马龙,满载榴莲、洋葱等农产品的冷链货车排队通关;不远处的河口公路口岸新南溪河联检大厅,入境旅客有序通过海关智慧安检,从这里开始探索之旅。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阿联酋工业与先进技术部6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交流活动。
联合实验室作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中外科学家的务实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面对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怎么了”成为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之一。受访嘉宾普遍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来自中国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注入信心与动能。
作为洞察全球经济脉动和产业变革浪潮的重要窗口,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嘉宾参会,聚焦前沿领域、新兴热点,探寻世界经济未来成长和合作共赢之道,传递出创新、开放、合作的时代强音。
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超过1700名来自全球政商学界嘉宾相聚于此,聚焦“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主题,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方向展开探讨。这场东方之约中,“关注中国”成为嘉宾共识。
当夏季达沃斯论坛在渤海之滨展开,天津港的桥吊正以钢臂丈量寰球货流。贸易往来、合作共赢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印度学者纳扬·昌达在《大流动》一书中所说,全球化进程永远不可能终止,它是数万年人类流动的自然结果。
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布了《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在三至五年内取得实际成效。这其中,协同感知、生成式水印等人工智能相关新技术排在了前列。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月26日表示,中国将持续打造发展大国、消费大国、创新大国,为世界经济所需贡献自身发展所能。
6月24日,中缅咖啡技术转移国际培训班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办。培训为期5天,业内人士围绕咖啡烘焙领域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进行分享交流。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6月2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果。
石榴花开如火如荼,映照着迈向共同现代化的壮阔征程;合作之树根脉相连,深植于欧亚腹地的希望沃土。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正在天津举行。这座渤海之滨的城市,再一次以开放的姿态,广迎四海宾客,见证思想盛宴。
创新,是多年来夏季达沃斯论坛持久的话题。正在举行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媒体界代表就创新议题进行深入思考,“创新生态”是其中的一个高频词。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中央集中退付点从6月25日起升级为上海首个全市通退服务枢纽,即境外旅客在上海所有离境退税商店购买的相关商品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离境退税。
记者日前从WAPI产业联盟获悉,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ISO/IEC JTC 1/SC 6(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会议上,中国专家团队牵头开展的“抗量子攻击的通信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指南”预备工作项目进展获与会各方一致认可,将进一步牵头制定数据通信领域全球首个抗量子网络安全协议国际标准体系。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
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天津举办。这座中国北方经济重镇以一场“零碳峰会”迎接全球嘉宾——场馆通过绿证交易实现100%绿电供应,8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点亮会场,相当于减少燃煤300吨、减排二氧化碳600吨。这场盛会不仅是思想的碰撞,更是绿色转型的实践样板。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700名嘉宾齐聚一堂。论坛上,关于新能源转型、新产业升级、新技术革命的讨论尤为热烈。
显示 16785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