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作为第三届“良渚论坛”的配套活动,“良渚互鉴:中阿书法文化艺术展”10月12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为期15天,共展出中国和阿拉伯地区的知名书法家的作品100余幅。
据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已探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全球妇女峰会将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国际社会再次聚焦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等议题,世界妇女事业将迎来又一里程碑时刻。
10月11日,重庆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商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表示,“十四五”期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络零售额等指标提前完成,全市商务经济焕发新面貌、实现新作为。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10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说,风云卫星被誉为服务全球的“中国星”,为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观测资料。
车轮滚滚,昼夜不息。凌晨,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依然灯火通明,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有序穿行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门之间,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是这片西部边陲跃动不息的发展脉搏。
自2016年3月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通行数量稳步增长,班列累计开行总数增长到1万列用时54个月,而从4万列增长到5万列用时不到13个月。
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和资本流动,《“一带一路”国家关于加强会计准则合作的倡议》自2019年发起,至今已满六年。六年多来,中国财政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相向而行,推动倡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2013年以来,人民法院累计审理海上货物运输、海上保险、船舶碰撞、船舶修造等纠纷案件30余万件、内河航运纠纷案件2.7万件,有效规范航运市场秩序,促进船舶工业发展,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国际贸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商务部10月10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0月10日下午会见美国雅培公司、英国保诚集团、韩国SK集团等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就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扩大对华投资等交换意见。
截至10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老朋友”和“新朋友”抢先剧透首发首秀亮点,显示对中国大市场的坚定信心。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10月8日,累计发送旅客超6000万人次。其中,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59.5万余名旅客搭乘跨境国际旅客列车出行。
作为我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自2022年7月投运以来,货运航线不断织密。
10月8日,129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商品,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中欧班列达到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实现连续3年年内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
国庆中秋假期,在福建漳平,中欧班列及海铁联运货场高位运转。繁忙背后,是一群“90后”“00后”青年,他们坚守一线,保障着节日期间货运畅通。
10月5日,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完成全部校验飞行工作,标志着该机场整体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为后续试飞和通航运营奠定基础。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相当于平均每天有6个企业团组出国进行商务洽谈。
9月2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供链韧性持续显现。
显示 17357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