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德镇市首家保税仓库正式获得南昌海关批准设立。此次获批的保税仓库位于昌南新区,总占地面积15700平方米,计划于2025年底前投入运营。据测算,该保税仓库预计每年可为本地企业节省税费及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落下帷幕。5天时间里,650余家中外企业汇聚在12万平方米展区,围绕“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这一主题,就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硬核”展会收获“盛夏果实”!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闭幕。记者从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
7月18日,以“汇聚青年力量,共促发展振兴”为主题的中拉青年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伊比利亚美洲青年组织及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组织负责人、青年项目骨干,与中国相关领域的青年代表共50余人参会。
一粒盐如何变身新能源电池?一棵草如何转化成餐桌上的一杯奶?走进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可以在一条条“链”上找到答案。
第三届链博会健康生活链展馆上,不仅展出了从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产业链条,更让观众直观体验最前沿科技成果,“解锁”关于未来美好生活的种种想象。
在跨境货物运输方面,上半年,中欧班列保持稳定开行,中亚班列开行7349列,同比增长25%,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302.9万吨,同比增长9%,有力促进了国际经贸往来。
7月19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北京至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直飞航线。首航庆祝仪式当天在塔什干国际机场举行。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目前在青岛上合示范区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
7月19日,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江西赣州举行。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记者组织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围绕“新闻力量·文明对话·推动世界现代化”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7月17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292名学员在中国农科城杨凌集体举行结业仪式。巴基斯坦学员表示,在中国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
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速较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至2.9%——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逆势破局、韧性凸显。
商务关系千家万户、联通国内国际。“十四五”以来,我国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商务工作成效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7月18日对外公布。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通知从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再投资新设企业有关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畅通相关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并落实支持政策等方面,多维度促进外资企业更好在中国市场持续深耕、长期发展。
7月18日起,中老铁路昆明与万象间增开一对国际旅客列车。自此,昆明与万象间每天的国际旅客列车数量增至4列,昆明站、昆明南站均有国际旅客列车始发和终到,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7月17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在渝开幕,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华侨华人代表与会,参会侨胞代表覆盖五大洲。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合作圆桌会7月16日下午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18家工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加速度”“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成为高频词。
当前局势下,全球合作尤为关键。众多外国参展商为何远道而来参加此次链博会?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7月17日在重庆开幕。大会以“侨聚新丝路,携手向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华侨华人力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显示 17164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