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双方表示要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立法机构合作,推动两党两国关系深入发展。
上半年,一系列中国产品不断“出圈”:全球多地排队抢购潮流玩具Labubu、来自义乌的太阳能风扇帽热销海外、小米首款电动SUV大受欢迎……从潮玩手办到机电产品,“中国设计”成为撬动中国制造提质升级的重要动能。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按照总体方案关于“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要求,结合海南发展实际,有关部门制定了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国新办7月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郑州市举行。
海关总署7月2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共有290余种植物产品获准输华,总占比超过10%。2024年,我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总值达136.6亿美元,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13.3%。
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10周年,随着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的深入实施,它正在成为一个“试验田”,助力重庆农产品出口实现“三级跳”。
在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以创新强健经济筋骨,增强自身经济韧性和活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航船破浪前行,为全球产供链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记者从上海海关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进出口8.16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4%,比重较去年提升0.9个百分点,展现出长三角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7月22日表示,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方愿继续同各方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密切政党交往,推动中格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等交换意见。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江西出口名牌” 认定工作旨在加快培育自主出口品牌,锻造外贸竞争新优势。此次南昌4家新晋企业涵盖汽车制造、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其品牌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已获得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
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签约成果丰硕,共签约项目66个、金额437.9亿元。
7月18日至21日,“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新疆参访活动成功举办。19日上午,“一带一路”华侨华人新疆行推介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办。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海外侨商和新疆当地政府部门、企业代表等近100人参加活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新成效和新进展。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
7月19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江西日报社及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在赣州圆满落幕。
显示 17164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