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2日在首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上发布了《中国—老挝“一带一路”合作机遇报告2018》。报告认为,中老双边合作基础扎实,经济互补性强,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老挝首家华文侨报《中华日报》于2月2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宣布启动创刊。这将结束老挝没有华文报纸的历史。
2017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新阶段,成果亮眼,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展望2018:各国高层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继续出发。
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一些方面与欧美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
在近日举行的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各国人士高度关注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信息。“中国在达沃斯论坛上传递的信息非常正面,”阿联酋经济与贸易事务官员穆罕默德·谢拉夫说,中国的开放不仅有益于中国,也是世界各国的机遇。
1月30日,房秋晨会长应邀出席凤凰卫视“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并参与嘉宾研讨。本届论坛聚焦“为‘一带一路’地区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的话题,邀请了来自“一带一路”合作最前沿的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将全球共识、中国倡议和企业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中国企业与东道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赢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世界各国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愿望更加强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对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欢迎首次正式访华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并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梅称将寻求“进一步升级进入黄金时代的英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介绍,2017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根据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
1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中国海外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在京联合发布《中国海外安全风险蓝皮书》(2018),旨在以基于“中国立场”的、更为优化的海外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及结果,指引中国企业合理有效规避“走出去”及“走进去”所面临的重重风险。
首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将于2月2日-3日在老挝万象举行。老挝中华总商会作为论坛主办单位之一,将在论坛发布老挝首家华文报刊《中华日报》。
新华社1月31日在东京举行日本专线说明会。日本专线将于2月1日正式上线,为日本用户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态的日文新闻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郭华东30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评论文章,呼吁各国专家充分利用地球大数据,携手共建数字丝路。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就“一带一路”刊登中国科学家文章。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定于31日开始她上任以来对中国第一次正式访问,承续2015年中国领导人访英、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以来最高层级互访。这两年间,中英关系有哪些“黄金”亮点?
据了解,湖南省有意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丝路”运营联盟,探索湖南企业“走出去”新模式,系统性解决企业“走出去”难题,为企业提供有关服务,进一步提升湖南开放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行业专家表示,此举在业内尚属首创。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0日表示,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愿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方加强沟通与协调,力争尽快结束谈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贡献力量。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0日就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即将访华答问时表示,中英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不仅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日前在北京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进入后“脱欧”时代的英国着眼于打造“全球化英国”,期待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推动英中关系“黄金时代”走向纵深。
2018年开年,中欧关系呈现新气象:法国总统马克龙、北欧和波罗的海七国议长、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已经或即将访华,“中欧旅游年”在威尼斯开幕,“一带一路”项目落户比利时泽布吕赫港……
1月29日,《世界报》发布了题为《人工智能成为达沃斯论坛关注的焦点》的报道。主要内容如下。世界报指出,第48届达沃斯论坛的主角既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人工智能当仁不让成为主角,世界各地的企业家人手一个智能手机,展示他们的企业文化。
显示 17209 条中的 16001 到 160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