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广东:大工程带来新动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0-12 16:37:20

新华社广州10月12日电(记者陈凯星、吴涛、孟盈如)机械臂起起落落,传送带运作不停,一张张高端液晶显示面板从流水线上不断生产出来。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车间,忙而有序、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刚刚投产的项目总投资350亿元,是主攻生产高端IT产品及专业显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全项目满产月产能为18万张玻璃基板。

从电子信息到绿色石化再到新材料,记者近日在广东广州、湛江等地走访,看到一个个重大项目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已经建成投产。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也彰显了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信心。

在碧波环绕的湛江市东海岛,投资百亿欧元的中德合作重大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的首套装置已经投产。进入车间,记者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原材料通过密闭管道传输到自动喂料系统,自动喂料系统根据配方设定,把原料喂进双螺杆挤出机,原料在挤出机内部高温熔化混合后,挤出、冷却、切粒,然后包装、入库。最终各类产品通过无人驾驶运输车运往隔壁的中央仓库。

车间不远处,工人们正在加紧搭建生产热塑性聚氨酯的生产装置。更远的岸边,一群建筑工人正建设企业的专用码头。

巴斯夫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投产的装置可每年为中国市场提供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产品。整个基地预计于2030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

在广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入眼是管网纵横、高罐林立。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总工程师花小兵说,项目实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从实物工作量看,全厂机泵及电机单机试运完成97.6%;大机组油运112台,已100%开始油运;管线系统试压完成100%。

这些重大项目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和巨大的平台效应,牵引和加速了当地产业集群的成长。

9月22日,86678次“环湾中科号”货运列车载着1260吨合成树脂产品从湛江东海岛发出。据广铁集团介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开行的首趟石化产品定制货运专列,也标志着湛江临港石化产业集群开始成规模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输出产品。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说,广阔的中国市场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深耕中国市场。

相关推荐
优越自然资源助力广东搭建海洋经济品牌矩阵

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奠定了生态底子,也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品牌矩阵打造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

装备革新+全链赋能 广东海洋牧场打造“鲜品”新名片

随着“格盛1号”“恒燚1号”等一批先进养殖平台相继投产,以及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即将建成,广东正以科技装备为支点,重塑海洋渔业价值链,为“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海洋牧场步入数字化时代 智能装备重塑“蓝色粮仓”

从湛江的“海威2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到台山的千帆数字海洋牧场再到“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广东正以科技为擎,做优做强海洋牧场,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