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东盟过去那种将经济和政治安全分开处理的分隔式共同体建设模式已难以为继。东盟必须确保其机构和框架能够有效调动起来,帮助东盟成员国应对新出现的形势。
为深化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促进中越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中国南宁市2025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越南活动6月29日在越南顺化市启幕。
6月19日,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出席2025年中国-东盟关系雅加达论坛时说,数字经济、绿色转型、供应链韧性、交通互联和旅游合作五大战略领域将重塑东盟-中国关系的未来。
2025中国(广东)-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6月10日在广州举行。现场签约7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超31亿美元,分布在农业、矿业、文旅等领域。
日前,在江苏—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江苏发布5大典型成果,交出5年亮眼“成绩单”,并启动“江苏—东盟国家青年学子交流行动计划”,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目前,在江苏的东盟国家学生规模、质量均居国内前列,江苏成为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首选地。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助理秘书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卢韦谢杰5月28日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日报网站发表英文文章《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议题不止贸易》。文章说,中国、海合会、东盟三方合作潜力巨大、战略意义深远,将为全球市场注入确定性,恢复对多边机制的信心。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5月27日发布。
马来西亚智库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高级研究员本恩·纳戈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东盟、中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加强合作,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
中国—东盟经贸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推介会5月2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和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
5月22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开幕。本次矿业大会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共促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矿业领域嘉宾代表39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国际矿业合作大计。
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
5月2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以视频形式与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共同主持召开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
5月17日,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分公司组织一列满载700吨板材的集装箱货物,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搭乘中越班列发往越南安员站,标志着中国邮政在国内通过铁路运输的东盟跨境货运专列正式开通。
2018年东盟外国直接投资之所以大幅增长,是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促使企业寻求在中国以外实现业务多元化,当时东盟主要国家增长迅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中国企业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推动者。
马来西亚财政部第二部长阿米尔·哈姆扎·阿齐赞在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表示,希望国际社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对实现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拓展互利合作,在标准和规则等领域加强互融互通,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我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多年来与东盟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外贸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显示 110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