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杨公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庄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裕,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2022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96.8万元。
永清县加速优质、高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种引进和推广,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以及农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作为泗县税务局帮扶村,泗县税务局组织7名党员干部成立惠农专家小分队,大力支持特色种植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为了持续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五河县大新镇立足本地实际,利用优质的水土条件,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河溜镇鼓励、引导和支持产业农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业倍增”亩产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荒堤变成“石榴长廊”、荒废水塘开发出养殖小龙虾、黑鱼的精养塘……安徽蚌埠怀远县荆山镇深挖特色产业优势,利用滨淮湿地、茨淮新河大堤、芡河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发展水稻、水产、水果(石榴)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带动全镇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深化“优环境、稳经济”活动,通过“帮”“管”“服”等举措,以优质的服务不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
近年来,安徽萧县马井镇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大规模的蔬果综合性种植基地,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用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能底气足,为此,泗县在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方面不断发力。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泗河村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优势、规模化种植菱角、莲蓬等湿地水生植物,做大、做强特色种养殖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新荷社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萧县青龙镇胡庄村以务实的举措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高质量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16日,青海省科技厅副厅长苏海红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青海这十年”之科技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青海省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最美涂山”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获批“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此次试点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推进环涂山党建引领示范区项目、禹王宫抢险加固工程、露天房车营地建设项目、多彩涂山项目等,打响大禹文化品牌。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三塘村阳光玫瑰以其出色的品质供不应求,逐渐成为五河县朱顶镇地方特色产业的一张“金名片”,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绘制了一幅产业兴旺的新画卷。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改造低产低质果园、大力建设标准果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脆桃产业已经成为金安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
在村集体的带动和推广下,邱塘村红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已经增加到1000亩,为本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六安市金安区着力打造若干个特色产业发展基地,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增收。
救心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中钙含量极高,一年可收割四茬,每年6月,救心菜还开出美丽的黄花,成为游人的打卡之地。
近年来,在固镇县刘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艾草种植项目已经覆盖全镇24个村(居),共计种植900余亩,参与种植农户超过50余人。
显示 79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