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内陆地区,如何实现买卖全球货物?日前,记者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现场体验了一次货物开箱!
近年来,中新双方信息通信专委会通过加强联动,充分发挥中新信息通信媒体联合创新发展资金(JIDF)的引导作用,打造中新企业创新合作生态圈。
作为全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首批试点地区之一,重庆2017年在中欧班列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赋予其控货功能和物权属性,并批量化运用。目前园区内企业累计开具“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6000多票,金额达4亿元人民币。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8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5年来,通道目的地已从全球166个港口拓展到523个港口。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越来越多的“重庆造”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2万标箱、同比增长54%,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89%。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枢纽点,其建设对于整个通道的运营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的浓墨重彩之笔,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则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既是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深化国际合作的关键举措。
中日两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让江津区与日本宫崎县都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推动了两地几十年来的友好交流交往。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使用“多次中转”功能,货物抵达果园港后,只需要确认下一程运输工具信息,就可以进行装卸作业,不用再办理其他海关手续。
此趟班列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首趟跨越中国、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四国,全程采用铁路运输双向对开的国际货运班列,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自2023年12月中老泰班列开行后的进一步延伸和探索。
6月24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拉开帷幕。本届大赛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590名技能精英参赛观摩,190名选手参加比赛。
自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为代表的一批职业院校,采取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设立海外分校、培训中心、研究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输送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本届大赛设置数字建造、物流与货运代理、电子技术、电气装置、光电技术、信息网络布线、花艺、珠宝加工、美发、美容、糖艺/西点、汽车技术(新能源)、轨道信号控制技术、无人机装调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物联网安装调试、咖啡制作、互联网营销18个比赛项目。
近期,国铁成都局涪陵车务段联合重庆铁路物流中心,在货运方面优化了跨局班列开行。
6月15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一列满载货品的渝深铁海联运首发班列从重庆团结村站驶出,预计2天后抵达深圳盐田港,再换船出海运往欧洲等地。
6月14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进入“10天倒计时”之际,牵手重庆萌宠代表——国宝“渝可”“渝爱”大熊猫兄妹,在重庆动物园共同开启大赛迎宾模式。
6月12日,重庆企业赴东盟国家投资法律需求座谈会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举行,重庆出海企业负责人、相关法律机构负责人、东盟国家法律专家等3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重庆企业如何赴东盟国家投资。
6月13日,2024重庆国际车展接近尾声,但展馆内依然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自6月7日举办以来,车展迎来数以万计的观众,记者注意到,其中不乏许多专程从海外前来的汽车经销商和新能源汽车爱好者。
显示 1024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