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公司标普全球(S&P Global)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2月东盟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低于11月的50.7。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蔡丽新表示,广西将深化与东盟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交流,探索互利共赢的丝路电商合作新模式,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促进区域消费升级,贸易往来迈上新台阶。
12月27日,2022第三届中国—东盟(柳州)旅游装备博览会在广西柳州市开幕。此次博览会围绕“个人旅游装备”这一行业关注,吸引国内外近百家户外运动企业参展,涉及“露营装备”“皮划艇”“户外旅行”等多领域产品,展览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22日表示,东盟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赞赏中方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所作贡献,将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12月21日,广西巴马至田东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巴田高速”)建成通车,“世界长寿之乡”——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经百色至南宁的行车时间,较之前缩短约1小时,极大改善沿线交通条件。自此,广西革命老区和中国西南地区通往东盟又新增一条便捷大通道。
12月17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法治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50余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律师协会及仲裁协会的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活动,交流分享对相关重大法律问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中国(海南)—东盟2022智库论坛”12月20日在海口举办。论坛以“新时代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合作促进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中国—东盟多式联运发展论坛12月20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西南宁举行。
日前举行的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东盟的专家共同研究绿色投资潜力、挖掘绿色创新技术、强调绿色低碳合作共赢的可实践性。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与东盟开展低碳合作的空间广阔,各方宜把握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合力开展新能源投资合作。
据石家庄海关12月17日消息,今年解博匀前11月,河北省外贸保持增长,其中对东盟进出口68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5.6%。
12月14日,从昆明海关获悉,近日一票重24吨、货值15万元(人民币,下同)的蒙自石榴在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园区报关,并经河口公路口岸出口。这标志着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园区首票跨境电商货物顺利出口。
福建官方12月13日通报,今年前11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据石家庄海关12月9日消息,今年10月,河北省对东盟进出口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2%,占河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的42.1%。
12月10日上午,一列满载50标箱共500吨香蕉的中老铁路(万象—怀化)首列进口老挝香蕉冷链专列,顺利抵达湖南怀化国际陆港,标志着中西部地区通过中老铁路进口东盟国家优质热带水果等农产品正式进入黄金时代。
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8日在北京、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8日,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除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在经济上的推动作用外,创意产业也有望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东盟国家与中国将在这个领域有更多合作可能。”印度尼西亚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乌诺12月8日表示。
以“海南自贸港与RCEP:重点产业合作机遇”为主题的第15届“海口-东盟国家驻广州总领馆对话会”于12月7日在海口举行,旨在增进海口与东盟国家间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
广西南宁市官方12月7日介绍,南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外贸实现逆势增长。今年1月至10月,南宁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41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9.7%。
显示 1094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