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岚介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来,加快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截至2022年7月,累计入驻企业超7.6万家,是设立前的20倍,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57家。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29日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400亿美元。
8月25日,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湖南省商务厅、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RCEP经贸合作论坛在邵阳市举行。
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25日在邵阳开幕,境内外嘉宾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叙友谊、共谋发展、共话未来,现场共签订合作项目80个,引进资金543亿元人民币。
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湖南省商务厅、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RCEP经贸合作论坛25日在湖南省邵阳市举行。
24日,一列装载40标箱总重1040吨巴基斯坦优质碎白米的专列,抵达湖南怀化国际陆港,经过本土深加工后将出口东盟国家。
另类资产投资研究公司Preqin的报告显示,东盟去年的创投交易总额飙升160%至创纪录的200亿美元,新加坡的交易额最大,占交易总额的46%,印度尼西亚次之,占37%。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18日在南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柬埔寨新闻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视听周,将于9月6日至1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16日在南宁表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余年,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具活力的典范。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企业国际化布局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各方要不断提升商事法律领域合作,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RCEP协定落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南宁海关12日通报,今年7月,得益于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韧性,广西外贸增势强劲,实现进出口额615.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8%,创月度历史新高。
2022年对东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其一些成员国接任了一些重要全球和区域组织的主席职位。印度尼西亚是G20轮值主席国,正在积极筹备G20峰会,泰国是APEC轮值主席国。鉴于东盟在促进东南亚区域稳定方面取得的进展,以及该集团及其个别成员建立的多元化全球联盟网络,未来几年东盟可能会发挥更加全球性的作用。
截至今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已经连续26个月正增长,贸易规模创下有史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越南《工贸报》2022年7月27日报道称,据海关总局统计,今年上半年越南对东盟货物出口额17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1%,占越南贸易出口总额的9.4%。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刁卫宏30日介绍,广西创新措施,高效统筹口岸疫情防控和通关畅通,推动边境口岸应开尽开,有力保障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今年1月—5月,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513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和冲突这三个因素造成的粮食不安全局面凸显东盟许多国家对进口粮食的依赖。东盟需要认真地重新研究其优先事项,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中国—东盟市长论坛28日晚在山东德州开幕。会议以“构建区域城市合作网络,共促中国—东盟升级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促进多领域合作深化升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战勇27日介绍,近年来,广西金融以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主线,改革、发展、稳定取得较好成效。广西金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已达352家。
27日,中新网记者获悉,由商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东盟—中日韩(10+3)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论坛暨东亚企业家太湖论坛即将于本月29日在苏州市开幕。
显示 1166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