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网规划到电源开发,从电力消耗到电网布局……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电力合作正在启动“低碳时代”,已经形成多方认同的三大共识,探索出三大有效路径,下一步,应从六大领域持续推动中国—东盟绿色电力合作向纵深发展。
11月28日,“东盟—中国论坛2024”在港举行,会聚多位政商界领袖、外交官、智库学者和非政府组织领导人等,探讨东盟发展、对华关系、携手应对区域挑战等议题。
近日,在浙江乌镇举办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以“共建数字丝路 共享数字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吸引了不少与会者的目光。
11月16日,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次图书文化周为期4天,首次采用中国和东盟国家联展的方式举办,在南宁市设主会场,桂林市设分会场,并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4个东盟国家的华文书店、文化中心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联展活动。
11月14日,一列满载1352吨化工材料、光伏、汽配等货物的郑州-东盟国际货运班列从郑州圃田中心站缓缓驶出,6天后将抵达老挝万象。
11月12日,2024中国(重庆)—东盟物流行业合作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发布了“一则倡议”,成立了“一个联盟”,展示了“一项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签订了“八份协议”,重庆与东盟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朝着陆海联动、志合山海的约定双向奔赴。
专家认为,东盟国家主流声音期盼加强对华合作,合作大于分歧,我可抓住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和东盟-中国关系协调国的机会窗口期,稳步推进与东盟实质合作。
论坛指出,东盟和中日韩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群体。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打造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有助于促进东盟和中日韩中小企业合作升级发展,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2024年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8日在老挝万象开幕。作为此次峰会用车品牌赞助商,广汽国际负责人受邀参会,旗下车型被指定为官方接待用车。
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与会国家普遍呼吁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体现出推动地区长期健康稳定繁荣的政治意愿。
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召开期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主发起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二期成功与马来西亚HNG集团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开发东盟多国可再生能源及电力基础设施领域。
记者10月10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当天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
近年来,中国—东盟电力合作逐步走深走实,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呈现出电力需求持续释放、东盟电网建设快速发展、中国—东盟电力人才及技术交流不断深化等三大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达755.3亿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45.7%;昆明海关共签发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7.8万份,签证金额1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2%、29.5%,帮助企业获得进口国关税减让约2.9亿元,云南与东盟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日前,中国—东盟银联体(10+1银联体)理事会第14次会议暨中日韩—东盟银联体(10+3银联体)理事会第5次会议在老挝召开。
9月28日,为期5天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闭幕。展会期间,中国与东盟携手共谋绿色低碳未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热议话题。
知名企业及成长型创新企业参展数量增长15%、新设战略新兴专题亮点纷呈、多个国家和组织首次参会……透过本届东博会可以看到,中国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中深化与东盟务实合作,正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带来新机遇。
从港口联通、产业落地到园区共建,中国与东盟近年大力推进港口、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经贸和产能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东盟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中,不断涌现出中国企业的身影,区域能源领域合作亮点纷呈。
显示 1117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