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贸部长特别会议召开,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
欧盟是区域一体化的成功案例,其它地区争相效仿。尽管如此,它仍存在分解可能。内部解体威胁使情况更加令人担忧,因为它反映出一些成员国对欧盟在其重量级成员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下的运作方式越来越不满。英国脱欧打破了禁忌,并为不满欧盟成员国指明退出欧盟之路。
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4日就抗击新冠疫情召开特别视频会议,讨论缓解疫情对经济影响等议题。
东盟各国经济部长4日召开应对新冠疫情特别视频会议,就加强经济合作与供应链对接等议题达成共识。
疫情之下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不仅未见降温,反而越发火热。据中方统计,今年1-4月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达39.4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3.3%,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投资额增速的三倍以上;同期,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3%,在前四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整体缩水6.1%背景下相当亮眼。
在6月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中国与东盟关系更紧密”进行有关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发展规划对接,提升经贸合作和公共卫生合作水平,深化地区经济一体化,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高级访问研究员Jayant Menon发表题为《东盟和东盟“10+3”应如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文章称,当前,东盟及东盟“10+3”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某些领域,把言辞转化为行动需要投入大规模资金,这需要中日韩在自身境遇艰难的同时做出贡献。
东盟成员国正遭受新冠病毒不同程度的侵袭。为了控制病毒传播和限制疾病暴发,这些国家正在实施社交疏远和减少工作、教育时间等措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则实施社区封锁措施。然而,新冠肺炎仍在传播,迄今没有减弱的迹象。。
2月20日,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目的是协调中国-东盟对疫情的统一应对。在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东盟和中国决定在许多领域扩大合作,以解决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共同关切。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新加坡)东盟研究中心协调员Sharon Seah Li-Lian发表题为《东盟应强化成员国内部协调机制 高效应对疫情》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处于全球大流行加速传播之时,东盟成员国应考虑进行体制改革,简化成员国间的协调步骤,以便在将来更有效地应对地区疫情大流行并建设相关能力。
经济学家指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不确定性,但中国的经济复苏将惠及东盟成员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东盟成员国应考虑进行体制改革,简化成员国间的协调步骤,以便在将来更有效地应对地区疫情大流行并建设相关能力。动物卫生与人类卫生部门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其中一项改革将是建立东盟动物卫生和人畜共患病协调中心(ACCAHZ)。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携手合作抗击疫情为全球抗疫树立了典范。
东盟仍有大量基础设施需求未得到满足,尤其是在交通和电力领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该地区能否保持韧性,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化解当前的经济问题,同时继续关注气候变化等关乎可持续性的重大、长期性威胁。因此,东盟应把当前的危机视为一次机遇,借此重新思考并对可持续基础设施进行长期再投资。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到99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5394.3亿元,增长2.4%;自东盟进口4519.1亿元,增长10.9%。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政府21日在雅加达东盟秘书处大楼向东盟秘书处捐赠一批防疫物资。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在捐赠仪式上向中方表示感谢,高度肯定东盟与中国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20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南宁综试区)已引进5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今年以来完成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682万单,交易额28401.4万元人民币,正在加速形成具有东盟区域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带及集聚地。
显示 1118 条中的 781 到 80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