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扩大,从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学生到中国留学以及中国在该地区建立校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7个东盟国家同意与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与中国相互合作的好处推动。
从一开始,东南亚就注定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关注点。 10年的合作并没有减弱东盟与中国合作的兴趣,“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影响似乎是深远而持久的。
从一开始,东南亚就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关注点。东南亚需要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越来越多地贯穿东盟十国。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用连接该地区的项目改变了东南亚的面貌。
本文考察了中国对东南亚的疫苗供应,以评估其疫苗外交是否已转化为该地区的战略红利。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硬实力和软实力一直主宰着东南亚地区。尽管美国的硬实力仍占据优势地位,甚至还在不断增长,但其软实力不管绝对地讲还是相对于中国而言都在持续下降。
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倡议,中国扩大对东南亚科技发展的影响。“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一个较新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中国在东南亚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的原因。
中美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它们在太平洋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投射,将影响到未来几年国际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渐增大,涉及贸易、投资和文化等双边关系中的各个领域。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通过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建立和维护地区安全秩序,但中国正在挑战这一秩序,通过“一带一路”这样的经济策略倡议拉拢泰国和菲律宾等美国盟友。为了维持美国在亚洲的实力和影响力,拜登政府应当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接触——特别是在东南亚。
中国外长王毅于1月11日至16日拜访了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4国。透过中国外长的东南亚之旅不难发现,中国正努力加强它与东南亚的联系。中美关系紧张是中国这样做的诱因之一。
如果美国比东南亚国家更希望展开接触,或者如果华盛顿认为自己可以在不必特别努力的情况下轻松重返该地区的话,那么跨太平洋关系将会难以维持。华盛顿和东南亚的领导人都需要管控自己和对方的期望,以便使合作能够运转起来。
全球范围内,中国投资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阻力。例如,由于双边关系紧张,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在2019年暴跌了近一半;出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英国也开始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在这种地缘战略气候下,出于自身发展需要,东南亚国家应欢迎而不是拒绝中国投资。
今天,在东南亚谈论中国而不提及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包括一些本该更了解情况的东南亚人在内,太多有关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讨论似乎假设,东南亚面临的选择不是一就是二。这是对东南亚的重大误解。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2019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东亚地区造成负面影响,导致2020年东亚地区GDP下降2%,而中国经济2020年预计将放缓至1%。这将对东亚经济,特别是对位于那里的经济特区网络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向东盟及其成员国提供的抗疫援助较为可靠。所有东盟成员国都从中国获得了医疗用品、设备等抗疫物资援助。其中,菲律宾、柬埔寨和缅甸三国获得的物资最多,越南和新加坡获得的最少。中国还向东盟及其5个成员国分享了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可能有助于中国保持其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但不太可能导致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急剧增加。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北京或许能够阻止东盟或大多数东盟成员国对印太战略提供实质性和有力的支持,但它无法阻止东盟国家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某些要素。
2013年到2018年,中国在东南亚10个经济体中的出口份额均有所增加。与此同时,除越南和老挝外,中国在其他8个东南亚经济体中的进口份额也有所增加。在此期间,随着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对中国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与泰国以外的陆地东南亚国家间的贸易变得更加平衡。
中国正在通过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和电信三个方面向东南亚扩展“数字丝绸之路”,积极促进了该地区对数字/实体基础设施和连通性的需求。东盟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应接受并利用中国的发展雄心,以实现自身打造东盟4.0的目标。
经济方略(利用经济力量实现战略目标)和制度方略(发展以中国为主导的多边机制服务其战略)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BRI)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是中国在东南亚推行经济外交的两大制度。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