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推出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货币金融政策。这些金融政策如何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又怎样落到实处?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2日进行了解读。
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按兵不动”,5年期以上LPR降至4.45%。
25日,今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这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记者2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扎实做好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凡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21日联合发布公告,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当日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及疫情冲击,新疆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经营主体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
记者2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记者21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备忘录,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
缅甸中央银行10月12日发布通告宣布,即日起允许缅甸境内持外币结算牌照、兑换牌照的银行和非银行货币兑换机构兑换人民币。
记者2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近期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相关文件,推出一系列金融改革创新举措,为横琴、前海两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记者1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相关业务,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7日宣布,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要求,有利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增强中国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2110亿元。
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由降转升,银行业景气指数略有回升,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上升,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升至高位。
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略有回升,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回落,出口订单指数平稳,国内订单指数回升。
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一季度,我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数据总体保持增长。
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9%和2.80%。
显示 16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