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在冬奥场景率先推出数字货币。
为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提高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宏观审慎政策指引(试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30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中国金融体系正悄然生变。数字人民币,又称“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发布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于2019年发布,于2020年4月开始试点发行,在上海、成都、北京等大城市一步步铺开运营。中国政府推行数字人民币如此之谨慎,足见其对这一数字货币项目的重视程度之高。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表示,将于9月24日正式启动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2020年9月30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自2021年9月6日起正式启动中印尼本币结算合作框架。
据央行网站消息,202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京召开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于6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23日表示,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要强化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协调配合,进一步统筹好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同时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落实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合理增长,结构优化,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部署推进下一阶段优化信贷结构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3月2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6%。
据斯里兰卡《每日镜报》3月22日报道,斯央行宣布与中国人民银行已签署100亿元人民币(约合15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开展了1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香港媒体近日报道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15日对外表示,正在跟内地合作测试数字人民币以及下半年有望推出债券南向通、理财通等。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开展了1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民银行今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显示 168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