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春节,世界读懂中国符号,感知中国文化,体味中国精神,见证一个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责任感的文明大国。倡导命运与共的中国理念,将继续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也必将推动构建更美好的人类未来。
从携手俄罗斯世界杯,到与澳网达成合作,泸州老窖与时俱进地借助体育营销,以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为载体,加速品牌国际化,在诠释中国百年老字号的品牌内涵的同时,也面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白酒的永恒魅力。
“在柏林,茶寄托着我对第二故乡中国的思念。喝茶时,我品的不单是茶,也是我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曾在中国留学多年的亚历克斯·路德维希17日对新华社记者说。
不久前,又一条中式英语词汇add oil(加油)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引发不少中西方媒体关注。作为全球权威的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新词有何标准、在其悠久历史中吸纳了多少个“中国血统”词汇呢?
2018年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2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谢东晖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稳步增长、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苏格兰人凯特,她出生在苏格兰贵族家庭,曾经是苏格兰文化大使,毕业于牛津大学,获硕士学位,精通除英语以外的四种语言:汉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同时她也被英国BBC评选为最有才华的音乐家之一,曾多次为英国皇室表演。她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在中国生活工作了九年。
来自英国的盖博天,曾身为通用集团技术总监, 2012年到景德镇探访好友的偶然机会接触到了陶瓷工艺,便为这一门中国特有的艺术深深地吸引,毅然决然辞去所有职务,投身陶瓷事业。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八九名德国人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地跟着老师学画冬竹;在另一间教室中,十几名德国人正围着长桌学习中国茶艺;一场汉服秀带德国观众穿越秦汉唐宋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18日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讲座、体验式教育、手工活动等丰富内容,加深了公众对典籍文化的了解与认知。
以前在巴西,普通民众一提起中国,就只会想到大熊猫和功夫。而随着两国间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巴西,在这里投资兴业、定居生活,巴西民众对中国的兴趣也日益增长,开始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共同签署了CBDB(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合作协议。
物理学家霍金曾三次访问中国,并做过关于“黑洞形成”、“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宇宙起源”的演讲。他曾在微博里写道“这些经历非常难忘,通过旅行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触。”
当地时间2月11日,代表里约狂欢节最高水准的特级组桑巴舞校表演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巴西民众最为期待的狂欢节表演项目之一。其中,“塞拉诺帝国”舞校以“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桑巴帝国”为主题首先登场,一系列“中国风”的花车、服饰和表演,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英国生活多年的曹先生最近成了自己孩子所在学校的“明星家长”,因为他给儿子班里几十个英国学生上了一堂备受欢迎的中国春节课。
1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细雨蒙蒙,道路上行人和车辆稀少,然而位于市中心的史密森学会美国艺术博物馆内却热闹非凡,数千民众齐聚著名的科戈德庭院,提前进入了“春节时间”。
“欢乐春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文艺演出4日和5日在黑山举行两场,在当地再次掀起中国文化热。
1月3日至8日,远东中俄青少年艺术周暨第六届“冬之韵”活动在黑河市举行。200多名俄罗斯青少年来到黑河,和中国青少年一起载歌载舞,用各具民族特色的优美歌舞传递着友谊与祝福,在冰雪世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冬日童话。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9日闭幕。从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到顶级水准的国际“大咖”,从充满活力的青年艺术家到贴近群众的文艺演出……本届艺术节让参与其中的老百姓更有文化获得感,留下一帧帧多彩瞬间。
一年一度的“中文周”系列活动当天在新西兰南岛第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男子高中学校举行。出席活动的韦伯说,他对中国历史、传统和哲学很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他曾在香港大学短暂学习过中国法律。
“自从1996年进入埃及艾因沙姆斯大学语言学院起,我和姐姐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尽可能多地把有关中国的信息引进阿拉伯世界。”37岁的拉莎·卡迈勒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显示 171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