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放宽政策应该会在2023年及以后提振经济增长。
站在2023年的岁首,观察世界经济,各类挑战不断加剧,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挑战、通胀压力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仍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东方,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能、提供强大支撑。
农村的土地公平分配、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渐进式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并且得到有效管理;基础广泛的经济改革发展和当局主导的扶贫战略和政策等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经验。
随着中国民众的生活恢复正常,观察人士预计,中国包括消费、投资和外贸在内的广泛领域的商业活动有望逐步复苏,这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
西班牙特雷西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拉卡列表示,中国经济全面重新开放的可能性是市场2023年可以期待的“最大利好”。
经济学家和行业参与者普遍预计,中国的重新开放将为苦苦应对持续高通胀的全球经济提供支撑。
全长2298公里,纵贯中国南北,跨越长江与黄河,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26日迎来运营10周年。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6%。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乐天株式会社、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日前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投资机遇说明会,吸引了50多家日方机构和企业。
虽然2022年第四季度的疫情料将拖慢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但多名中国经济学者预测,中国明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或以上,乐观的话可能达到8%。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迈克·亨利(中文名韩慕睿)日前表示,中国具备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中国2023年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性。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主要贸易国家,也为自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最大贡献。
最新公布的10月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恢复态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6日在北京表示,展望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但促进四季度经济持续恢复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随着宏观支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高级讲师闫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第三季度“成绩单”展现出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等特点,未来具有充分增长空间。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经过十年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众多里程碑式成就。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17日在北京透露中国经济最新走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中国经济明显回升。赵辰昕在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当天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作此表示。
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针对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的最新问卷调查报告。其中,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9%,比上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信心提高,对中国经济“升温”的预期增强。
近日,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
显示 1260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