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10月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恢复态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11月16日在北京表示,展望全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但促进四季度经济持续恢复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随着宏观支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9%,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高级讲师闫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第三季度“成绩单”展现出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等特点,未来具有充分增长空间。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经过十年稳步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众多里程碑式成就。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辰昕17日在北京透露中国经济最新走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中国经济明显回升。赵辰昕在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当天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作此表示。
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针对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的最新问卷调查报告。其中,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9%,比上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受访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信心提高,对中国经济“升温”的预期增强。
近日,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
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疫情下的公共关系与市场洞察”分论坛上,江西行政学院原副巡视员、二级教授黄世贤以“世纪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发展格局”为题发表演讲。
分析人士指出,当今中国的经济复兴只是一个开始,而中国的崛起将造福所有合作伙伴。
“中国已经成为汉高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我们的全球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汉高集团副总裁荣杰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的开放性和巨大潜力为汉高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公司在中国持续投资数十年,实现了与中国市场共同发展。
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7.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1%。陆续公布的地方外贸数据表明,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发力见效,外贸大省表现可圈可点,是名副其实的稳外贸主力军,助力中国经济巩固恢复基础。
9月7日是巴西独立纪念日。在巴西迎来独立200周年之际,中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的双循环战略给巴西以启示,也给巴西人民上了鼓舞人心的一课。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日前发布题为《各国央行加快数字货币发行:以人民币数字化为中心》的报告,着重分析了中国在推进人民币数字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报告称,在网络普及的推动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服务发展迅速,中国央行积极发行数字货币,在大国中表现最为活跃。
中国毫无疑问地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从一个曾经落后的农业国家,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再到现在,中国发展为一个拥有发达服务业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治理。中国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经济强国追求的最新诠释。
2022第八届欧洲论坛9月8日于巴黎和上海双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巴黎大区工商会共同主办,主题为“疫情下中国经济的嬗变之路”。
华南美国商会2022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代表团新闻发布会7日在厦门举行。今年已是该代表团第十九次参会,规模达到116人。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表示,这一人数已相当可观,可见成员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前景及对中国经济仍保持很大希望。
一项在五大洲22个国家进行的全球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海外民众对中国十年来的发展成就高度赞赏,有78.34%的全球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给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活力。
对很多德国工业公司而言,中国是经济的头号希望。例如,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公司预计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将复苏。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第二季度增长0.4%。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各种超预期因素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
显示 1248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