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大理至瑞丽铁路秀岭隧道进口平导掘进至9502.6米。施工方中铁八局介绍,这一数据创造了国内铁路山岭隧道独头掘进的新纪录。
记者30日从昆明海关获悉,10月29日,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完成“首单”首试,为中国第五批17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城市“首票”转关出口业务。昆明开启出口便利化新模式。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缅甸联邦宣传部、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澜湄电视周—缅甸主题日”系列活动30日在昆明启动。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3.3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地处西南沿边的云南省是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有力助推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和云南自贸试验区20日在昆明签署《中国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制度创新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化合作,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深入探索更多改革创新经验。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2013年对口帮扶云南省文山市以来,从党建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企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七方面打出“组合拳”,2020年5月17日文山市实现脱贫摘帽。
记者9日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日至8日,云南全省共接待游客2316.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60.3万人次,同比恢复82%;接待一日游游客1856.3万人次,同比恢复78.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恢复80.4%。
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介绍,“景东120m脉冲星射电望远镜(JRT)研制”项目由中科院云南天文台联合多家单位,历经多年完成选址和大天线关键技术攻关,它将通过对脉冲星高精度计时观测,开展低频引力波探测、脉冲星-黑洞物理、强引力场相对论检验等前沿科学研究,并实现基于脉冲星的时间体系标准。
23日,云南省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新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昆明举行,这标志着总投资80亿元、改造新建423个项目的“双提升”工程全面加速启动。
近日,第三期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优质企业债成功发行,债券票面利率5.50%,期限5年,发行规模为10亿元,这是云南省发行的首单募集资金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债券。
经过铁路建设者1700多天的施工,云南大(理)临(沧)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杏子山隧道10日顺利贯通。至此,大临铁路35座隧道全部贯通,全线预计年内建成。
9月10日,经过建设者1700多天的艰苦奋战,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通道——云南大(理)临(沧)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杏子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大临铁路35座隧道全部安全贯通。
记者8日从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云南省数字经济基础逐步完善,全省已建成移动基站30.9万个,其中5G基站11399个,建成跨境陆地光缆13条,国际带宽1.03T,27条省际光缆,出省总宽带20T。昆明成为全国第四个拥有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国际通信局的城市。
8月25日,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昆明会见了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
克服了突泥涌水、有毒有害气体和高地温等困难后,由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云南大(理)临(沧)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程新民隧道于26日成功贯通,大临铁路全线建设进入攻坚冲刺阶段。
记者25日从云南省口岸办公室获悉,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13小时,比全国平均时间少2.34小时,为中国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最短省份。
记者25日从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近日印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将万亿级现代物流业打造为连接中国内陆,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和物流枢纽。
记者13日从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近日印发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将先进制造业打造为万亿级支柱产业。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7月22日云南恢复跨省游以来,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率明显提高,截至8月11日,全省330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复工复产率99.1%。同时,旅游热点州市接待人数大幅上升,部分热点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以上。
“十三五”以来,云南在加快发展中谋求转型,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底色。今年上半年,云南经济增速在疫情影响之下仍扭负转正,实证经济发展质量好、韧性足。
显示 817 条中的 621 到 6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