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依靠进口来满足约50%的铜消费,而计划征收的关税将直接影响这些供应国,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稳定和国内定价。
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策略有可能重塑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从而损害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
自2025年1月特朗普第二次出任美国总统以来,全球各国都不得不开始适应其非比寻常且难以预测的政策。
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尽管该协议的具体内容尚未最终确定,但其中的转运条款引起了一些担忧。
作者建议特朗普政府借鉴美英合作模式,将关税谈判作为杠杆,打造以全方位人工智能合作为核心的美韩现代经济安全协定。
任何希望美国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会结束特朗普“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的想法都大错特错。一系列法律挑战可能会放慢特朗普推进关税的脚步,但美国的多项法律机制赋予了总统广泛权力,使其能够在当前的贸易协议谈判之外继续加税。
缅甸曾是低成本制造业的新兴中心,其服装业依赖中国原材料、西方市场以及外国投资,如今在美国关税的重压下,再加上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正在艰难求生。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对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墨西哥出口商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章分析认为,短期来看,这一政策的影响可能有限。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碎片化趋势加剧,该政策或将在未来推动非洲经济更深地融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体系。
2025年,美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上调措施,其中包括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本文对这些拟议关税给美国及全球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评估。
当前,美国正与志同道合的盟友及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同中国展开竞争。进口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硬件产品,能使美国人工智能企业获得具有成本效益的投入要素,从而持续保持对中国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
美国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普遍加征关税。尽管该关税举措暂缓90天实施,但其影响即时显现,加剧了全球市场动荡及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国的关税举措也正迫使亚太国家调整经济政策。
近期出炉的一些数据表面上支持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乐观态度,但实际上所有这些数据都是回顾过去的。有初步迹象表明,真正的损害尚未到来,而且有充分理由相信,美国正在进入一个滞胀期。
墨西哥的前进道路需要采取双重策略:通过加强区域供应链来深化与美国产业的融合,并且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努力进入全球高价值市场。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不可取。
尽管近几个月来,美中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中国通过增加对其他市场的出口,成功抵消了这一影响。
对进口半导体征收全面关税,不仅适得其反,还将抑制美国经济增长,提高家庭成本,并损害依赖半导体的美国制造业的下游竞争力。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减少其商品贸易逆差,却忽视了自身在服务出口上的优势。
美国试图通过征收关税来减少其商品贸易逆差,却忽视了其在服务出口上的优势。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对东盟与美国、中国的服务贸易产生负面溢出效应,这些溢出效应往往出人意料,且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3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和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下调至2.9%。
显示 27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