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份,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柬埔寨公司共完成检验和出证的柬埔寨输华大米227402.3万吨,同比增长37%,为疫情下中柬大米贸易与支持柬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5日出炉的10月经济“成绩单”显示,主要经济指标仍稳定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向布隆迪派遣五期援布农业专家组,带动示范村142户村民种植杂交稻超过225公顷,户均年增收超过4200美元。
江西将打造一批支撑绿色食品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链主型”“群主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
10月24日,记者从第28届杨凌农高会国际合作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农高会国际交流合作活动坚持“聚焦上合、联通世界”的指导思想,举办上合农业基地建设成果展、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现代农业高端论坛、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多项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农高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新疆广袤的田地上,从春耕到秋收,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却大幅提升。一系列先进科技元素接续“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从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云天化绿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项目(GAP项目)一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普华永道、荷兰合作银行、淡马锡21日联合发布的《2021年亚洲农业与食品行业挑战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亚洲需要1.55万亿美元投资以应对该地区对于更健康、更安全、更可持续的食品选项的需求增长。
近日,在中亿农业园经营经理甘小强的带领下,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中国-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的官员和专家参观农业园加工车间。甘小强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园区的生长情况,园区目前种植水稻约1200公顷。
“正是这种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保证了巴西农业能够实现面向中国的大量出口。”
多位巴西农业领域专家表示,中国技术正在推动巴西农业实现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是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的水稻种植项目,也是中莫两国产能合作的13个重点项目之一,其前身是中非最大水稻合作种植项目万宝莫桑农业园。
中巴间首个农业与产业合作信息平台——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信息平台于日前正式启动。专家表示,该平台的启动标志着两国农业合作交流进入快车道,平台能够加强项目对接和资源整合,切实推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能合作。
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盘旋,20分钟就给一片农田喷洒完农药。“如果换成人力,一个人需要两天才能干完。”卡里斯感慨道:“我要好好学习无人机技术,希望未来能让更多植保无人机活跃在印尼的田间地头。”
11月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使中国与广大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7月20日中柬自贸协定谈判宣布完成,6月柬埔寨输华新鲜芒果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签署,中柬还正在积极地推进柬埔寨的龙眼、火龙果、椰子、胡椒、燕窝、水产品等输华的动植物检疫准入工作……专家认为,中柬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将获加速发展。
近日,多位柬埔寨资深经济学者、农业专家建立了“柬埔寨园艺投资平台”(CHIP),希望借此推动柬埔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日前,分析师走进以色列北部的耐特菲姆滴灌和精准农业示范园区,感受以色列先进的滴灌系统和基于该系统发展而来的精准农业,探访这让沙漠变绿洲的“金钥匙”。
显示 63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