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提高非洲粮食系统对非洲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非常重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推动建设外向型渔业,先后与马来西亚开展对虾生态养殖,与文莱开展牡蛎浮(排)筏生态养殖、金鲳鱼深水网箱养殖等项目,带动对东盟农业合作交流不断扩大。
记者在14日于银川举行的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现代农业合作大会”和“大健康产业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利用中国农业农村部赋予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职能,相继搭建了8个海外分中心,成为助推宁夏农业“走出去”的新载体。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着力打造农业“中关村”,加快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北京市12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提到以上内容。
农业在保加利亚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2020年,保加利亚与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达到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2%。保加利亚不仅致力于发展双边贸易关系,还欲吸引中国加大对保加利亚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投资。
多年来,中国帮助马达加斯加提高水稻本地化生产能力,努力让这个非洲岛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为支援河南灾后重建,潍柴雷沃重工紧急调配一辆装满救援设备、生活物资的物流车和一支专项服务车队同时出发,连夜开往河南新乡、卫辉等受灾地区。
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云天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花卉现代化产业园区项目特点、云菜项目实施情况等,就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2021年7月1日,由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年产10万吨菜籽压榨配套浸出车间顺利建成投产。
从近日在京举行的首届澜湄水果节上了解到,农业是澜湄六国合作优先发展领域,五年来各国已在农产品贸易与投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澜湄农业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落实将进一步提升澜湄农业合作水平,促进各国产业链健康发展。
本文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和威胁国家和全球粮食系统,特别是在气候热点地区,以及这些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将如何加剧。本文对农业变革性适应进行了定义并详细说明,并说明为什么需要这种长期、系统的方法来保护数百万小规模农民和牧民的生命和生计。
记者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2021年,山西省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272.1亿元,并按照因素法提前下达市县,便于市县提早安排农业生产。
牛津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疫情的影响,2020年泰国农业及食品业产值萎缩6%(2280亿泰铢),就业人数下降8%(73万)。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本文讨论丹麦如何实现农业碳中和。丹麦的主要农业组织已经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世界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同时大幅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而不将更多森林转化为农业?国家应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农业环境调整调整发展方向?本文解答了这个问题。丹麦的主要农业组织已经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青梅煮酒的季节,一场体现富硒产业、品牌兴农的“梅好市集”在全国重点青梅基地浙江萧山上演。
RCEP区域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占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比重超40%。专家认为,我国企业可结合自身发展策略,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
显示 492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