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其间,中老农业合作与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同步举办。
民以食为天。能够持续获得健康营养、丰富美味的食品,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和福祉。首届链博会举办了绿色农业专题论坛,并设立绿色农业链展区。
2023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比十年前翻了近一番。下一个十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争取突破200亿美元。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近日出炉,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备受关注。秋粮收获情况如何?“菜篮子”产品供给和价格有什么趋势?农民增收形势怎样?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10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21日,2023年“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发表题为《扎实做好金融支持 服务“一带一路”农业高质量合作》致辞,围绕面向“三农”、促进国际农业合作等,分享农业银行实践与经验。
以“扩大‘一带一路’农业利益的汇合点”为主题的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9月21日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以农业出海项目和农业贸易金融为抓手,积极开展跨境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努力提升跨境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相关工作。
21日,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在论坛实践探索环节发言时表示,伊利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水平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蓬勃发展,在农业投资、贸易、技术、政策、人才交流等方面共建共享,成果丰硕。
为构建海内外农业政策对接平台,更深层次拓展农业经贸合作,在农业农村部、新华社指导下,“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应运而生。首届论坛将于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银行将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单位,与中外嘉宾一道参与论坛议程。
9月16日,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
哈萨克斯坦粮食作物管理水平不高,灾害严重,产量很不稳定。为解决该问题中哈双方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合作。
自1994年起,菌草技术被列入我国对外援助项目,现已传播到106个国家。长期以来,依托菌草技术,我国援外专家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亚钾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钾盐开采、钾肥生产及销售的国际化企业。公司专注老挝钾盐行业14年,是老挝的标杆中资企业。
乌干达是首批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的国家之一,在2012-2018年期间,乌干达执行了两期南南合作项目。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自2009年起连续承担五期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技术援助项目,有力促进了布隆迪水稻、畜牧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推动中布双边顺利开展农业领域深度合作,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布隆迪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方合作建设的工厂将主要生产中联重科RK系列拖拉机和FH系列水稻收割机,并实现农机产品在印尼的本地化制造及销售服务。
现在美国用于农业研究公共资金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要少。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农业游说团体敦促立法者将更多联邦资金用于直接补贴他们的成员,而不是研发。缺乏资金正在削弱美国有效应对作物和动物疾病以及应对日益增加环境风险的能力。
俄罗斯第32届国际农业工业展30日在圣彼得堡开幕,俄罗斯国内外业界人士将讨论农工业热点议题并探讨合作前景。
显示 491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