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中国从柬埔寨进口商品总额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冬日时节,位于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大市陕西省渭南市,迎来20位中亚“洋农民”的到访。
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1月6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落下帷幕。
年过七旬、务农50年的瑞克·金伯利的农场位于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近郊。过去十余年,他和儿子20余次到访中国,交了数百个中国朋友,也成为中美农业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近年来,山西灵丘县抢抓农业生产托管政策机遇,探索网络化、规模化和产业链条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集体增收,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12月的陕西渭南,田间地头、养殖场、博物馆先后出现了20名来自中亚的职业农民。在各个“教室”,他们正接受畜牧业、种植业、中国农耕文化等系列主题课程的培训。
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专家在种业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良种在中亚、非洲等地生根发芽,借助种业国际合作研发推广更加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维护国际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林斯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实现脱贫是了不起的成就,如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国政府利用技术创新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突出成果。
深秋初冬,新疆棉花陆续迎来收获季节。
12月11日,中国(湖南)—肯尼亚食用菌技术交流班暨农业特色产业对接会在湖南长沙举办。肯方表示,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中国与肯尼亚农业方面的合作。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近年来中老农业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农业科技合作更加务实发展,中老农业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2月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举行。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万象办公室律师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中老农合作与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上,以《投资老挝农业项目的法律路径》为题,聚焦投资老挝农业项目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专业解读。
12月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其间,中老农业合作与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同步举办。
民以食为天。能够持续获得健康营养、丰富美味的食品,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和福祉。首届链博会举办了绿色农业专题论坛,并设立绿色农业链展区。
为全面展现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促进国际经贸拓展,第七届丝博会设置国际交流展、现代农业展等6个展区。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十年来,我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玉米密植、蔬菜设施栽培、木薯快速繁育等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带动当地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100多万非洲国家的小农户从中受益。
2023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比十年前翻了近一番。下一个十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争取突破200亿美元。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空运来华的1000公斤贝宁菠萝正式与公众见面,这也是在今年9月贝宁菠萝正式获得中国检疫准入后入境的首批鲜果。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农业领域合作是其中重要一环。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近日出炉,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备受关注。秋粮收获情况如何?“菜篮子”产品供给和价格有什么趋势?农民增收形势怎样?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显示 632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