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印巴媒体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主题,以及这些媒体在报道中是如何描述该倡议的。
在报道任何大规模悲剧时,新闻界的一项基本规则是顾及受害者和悲痛者的感受。兼为国际媒体的西方媒体通常在国内遵守这一规则,但在报道非西方社会的灾难时却置之不理。对印度灾难性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就是一个适例。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IFJ)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利用已经存在的合作协议和与其他国家媒体的联络网,建立更多展现中国正面形象的渠道。根据这项研究,上述努力似乎已取得成果:自新冠危机暴发以来,有56%的国家在其国家级媒体上对中国的报道更加积极;只有24%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进一步加深。
对报纸报道加拿大两起严重洪灾的内容分析发现,媒体较为关注灾害的短期影响,而不是洪灾风险背后的政策问题。扩大洪灾风险管理倡导者的阵营,并且增加他们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将会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媒体报道的聚焦力,推动改变灾害管理政策。
显示 4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